The Truth of Tibetan Buddhism

简体 | 正體 | EN | GE | FR | SP | BG | RUS | JP | VN 西藏密宗真相 首頁 | 訪客留言 | 用戶登錄 | 用户登出

über die Dalai Lamas

佛教未傳入西藏之前,西藏當地已有民間信仰的“苯教”流傳,作法事供養鬼神、祈求降福之類,是西藏本有的民間信仰。

到了唐代藏王松贊干布引進所謂的“佛教”,也就是天竺密教時期的坦特羅佛教──左道密宗──成為西藏正式的國教;為了適應民情,把原有的“苯教”民間鬼神信仰融入藏傳“佛教”中,從此變質的藏傳“佛教”益發邪謬而不單只有左道密宗的雙身法,也就是男女雙修。由後來的阿底峽傳入西藏的“佛教”,雖未公然弘傳雙身法,但也一樣有暗中弘傳。

但是前弘期的蓮花生已正式把印度教性力派的“双身修法”帶進西藏,融入密教中公然弘傳,因此所謂的“藏傳佛教”已完全脱離佛教的法義,甚至最基本的佛教表相也都背離了,所以“藏傳佛教”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喇嘛教”也就是──左道密宗融合了西藏民間信仰──已經不算是佛教了。

   
                  印順法師《妙雲集》批判西藏密宗喇嘛教、藏傳佛教!

印順法師《妙雲集》批判藏密喇嘛教、藏傳佛教!

藏密多特色,承固有之傾向而流於極端者有之,融攝外道者有之。若以一言而罄無不盡者,則以「世間心為解脫」是已。信師長達於極端,即自身妻女亦奉獻而不疑。師命之殺,不敢不殺;命之淫不敢不淫,此婆羅門所固有(讀『央掘魔羅經』可知),後期佛教所取用者也(註: 『央』經未有「師命之淫、不敢不淫」之說,唯有「外道師命之殺、不敢不殺」之說。印順贓誣『央』經而引此未曾有之「經文」、似有「故意貶抑『央』經、令人 誤以為此經同於密教」之意。所以者何?謂阿含此經中明說「有如來藏本性清淨」故,與印順所說「阿含不曾說如來藏第八識」之說相違故)。佛斥外道之事火,而 教以事根本火(供養父母)、居家火(供養家屬)等。密乘學者又轉而事火(護摩):求子、求財、求壽、求官,一切無不於火中求之,而酥、蜜、衣服、珍物,悉 舉以供火之一炬,將以求其大欲也。佛世以依教奉行為最勝之供養,佛後亦供以燈明香華等而已。

藏密以崇拜者為鬼神相,其供品乃有酒肉。有所謂「五甘露」者,則尿、屎、骨髓、男精、女血也。更有「五肉」者,則狗肉、牛、馬、象及人肉也。以此等為供品而求本尊之呵護,亦可異矣。 且置此等瑣屑事,試一言其要義。一、心餘力絀之天慢:藏密以修天色身為唯一要行,唸佛三昧之遺意也。自佛天合化,佛菩薩既示現天神身,龍鬼夜叉亦多天而實 佛菩薩之示現。觀此天等之相好莊嚴,此自世俗假觀來。「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觀己身、天(即佛之示現)身之實性,此自勝義空觀來。此二觀,初或相離而終 復合一,以身語意三密修之,即手結印契,口誦真言,意觀本尊之三昧耶、或種子、或本尊之相好,求佛天加持而有所成就。若直觀佛相,觀成而佛為現身說法,顯 教大乘亦偶有之。然秘密者意不在此,雖或前起本尊,而要在信自己為本尊,觀己身為本尊,本尊入我中,我入本尊中,相融相即而得成就。天慢者,即以佛菩薩自 居。此由他力唸佛之渴望救護,自力唸佛之我佛平等,極卑極慢之綜合,而以三密行出之。一切法真常本淨,不應妄自菲薄,應有堅強之天慢。自身即佛,而未嘗不 自感其無能,乃唯求本尊之三密加持。質言之,信得自身即佛,而求諸佛三密加持力以實現之。此與初期大乘經論,信有成佛之可能,而但可於智深悲切之大行中得 之,精神之相去遠矣!

習喇嘛教者修天慢而即身成佛,如乞兒 以富有自居,衣食不給,乃卑辭厚顏以求富翁之賜予,俾與 富人共樂耳!何慢之有?二、厭苦求樂之妙樂:出家聲聞弟子,視五欲如怨毒,以「淫慾為障道法」,固非在家弟子所必行。然以性交為成佛之妙方便,則唯藏密有 之。「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大乘攝化之方便。方便雲者,且以此引攝之,非究竟,亦非漫無標準也。或者謬解「以樂得樂」,乃一反佛教之謹嚴樸質,欲於 充滿欲樂中,成就究竟佛果之常樂。欲界欲樂中,淫樂最重,或者乃以此為方便,且視為無上之方便。惟是淫慾為道,密宗之舊。

傳我國而流入日本者,猶未嘗顯說,故每斥藏密無上瑜伽之雙身法為左道密教。然特宏無上瑜伽之西藏喇嘛,則矜矜以妙法獨備於我已。平心論之,此即「欲為方便」之極端,固於前三部見其緒矣。所崇事者,天身之佛。天有明妃(天后),佛亦仿之而有「佛母」、「明妃」,此即與「方便(悲行)為父,般若(智能)為母」之大乘義相雜。金剛以表雄猛折伏,蓮華以表慈和攝引,亦一轉而為生殖器之別名。

喇嘛教所崇事之本尊,無不有明妃。事部則彼此相顧而心悅,行部則握手,瑜伽部則相擁抱,無上瑜伽則交合: 此固順欲界欲事之次第而成立者。前三部雖有相視相抱事,而行者每以表悲智和合等解之。然無上瑜伽則付之實行;衡以藏密之說,則「三昧耶」為表象,「法」為 觀想,「業」為實行,固表象獨是而觀想實行之非耶?以藏密之發展觀之,固不達此不止。吾人以藏密為佛之梵化神化則可,尊信前三部而不信無上瑜伽則不可。何 有智者,譽病入膏肓為健康,而歸死亡之責於臨終一念也!

藏密無上瑜伽者以欲樂為妙道,既以金剛蓮華美生殖器,又以女子為明妃,女陰為婆伽曼陀羅,以性交為入定,以男精女血為赤白二菩提心,以精且出而久持不出所生之樂觸為大樂。外眩佛教之名,內實與御女術同。凡學密者必先經灌頂,其中藏密有「密灌頂」、「慧灌頂」,即授受此法者也。

其 法,為弟子者,先得一清淨 之明妃,引至壇場。弟子以布遮目,以裸體明妃供養於師長。師偕明妃至幕後,實行和合之大定,弟子在外靜聽之。畢,上師偕明妃至幕前,以男精女血(甘露)即 所謂「菩提心」者,置弟子舌端。據謂弟子此時,觸舌舌樂,及喉喉樂,能引生大樂雲。以嘗師長授與之秘密甘露,名「密灌頂」。嘗甘露味已,去弟子之遮目布。 為師者以明妃賜與弟子,指明妃之「婆伽」而訓弟子曰:此汝成佛之道場,成佛應於此中求之。並剴切誨以一切,令其與明妃(智能)入定,引生大樂,此即「慧灌 頂」。『歡喜金剛』云:「智能滿十六,以手相抱持,鈴、杵正和合,阿阇黎灌頂」,即此也。經此灌頂已,弟子乃得修無上瑜伽,其明妃可多至九人云。

西藏宗喀巴似有感於此道 難行,故於無上瑜伽之雙身法,自灌頂以至修行,多以智印,即以觀想行 之,然餘風猶未盡也。解脫是所求,欲樂不欲棄;厭苦求樂而不知樂之即苦,乃達於淫慾為道。或云:印度有遍行外道,於性交為神秘之崇拜,佛教之有此,欲用以 攝此外道也。三、色厲內荏之忿怒:應折伏者則折伏之,菩薩之行也。密乘行者,特於無上瑜伽,其崇事之本尊,無不多首、多手、多角,腳踹口咬,烈焰熾然,兵 戈在握,雖善畫鬼者,亦難設想其可畏也。然以予視之,大丈夫一怒而安天下,猶非面目猙獰之謂,而況菩薩之雄猛乎!龍樹菩薩引偈云:「若彩畫像及泥像,聞經 中天及贊天,如是四種諸天等,各各手執諸兵仗。若力不如畏於他,若心不善恐怖他,是天一切常怖畏,是故智者不屬天」。力不如則失雄威,心不善則失慈悲,其 不堪崇事,固明甚也。藏密以學出龍樹自居,而以猙獰之天形為所崇,不亦可以已乎!

總之,秘密者以天化之佛菩薩為崇事之本,以欲樂為攝引,以猙獰為折伏,大瞋大貪大慢之總和。而世人有信之者,則以艱奧之理論為其代辯,以師承之熱信而麻醉之,順眾生之慾而引攝之耳。察其思想所自來,動機之所出,價值之所在,痼疾其可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