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uth of Tibetan Buddhism

简体 | 正體 | EN | GE | FR | SP | BG | RUS | JP | VN 西藏密宗真相 首頁 | 訪客留言 | 用戶登錄 | 用户登出

über die Dalai Lamas

佛教未傳入西藏之前,西藏當地已有民間信仰的“苯教”流傳,作法事供養鬼神、祈求降福之類,是西藏本有的民間信仰。

到了唐代藏王松贊干布引進所謂的“佛教”,也就是天竺密教時期的坦特羅佛教──左道密宗──成為西藏正式的國教;為了適應民情,把原有的“苯教”民間鬼神信仰融入藏傳“佛教”中,從此變質的藏傳“佛教”益發邪謬而不單只有左道密宗的雙身法,也就是男女雙修。由後來的阿底峽傳入西藏的“佛教”,雖未公然弘傳雙身法,但也一樣有暗中弘傳。

但是前弘期的蓮花生已正式把印度教性力派的“双身修法”帶進西藏,融入密教中公然弘傳,因此所謂的“藏傳佛教”已完全脱離佛教的法義,甚至最基本的佛教表相也都背離了,所以“藏傳佛教”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喇嘛教”也就是──左道密宗融合了西藏民間信仰──已經不算是佛教了。

   
                  ◆西藏正法覺囊派消失的真正原因

(圖:阿垻藏族羌族自治區壤塘縣的吉祥多門塔是覺囊派的建築地標。圖片來源:
http://www.phoer.net/photo/aba/2007/070806025.jpg
 )




西藏正法覺囊派
消失的真正原因


覺囊派創始人為宇摩.摩覺多傑(十一世紀),五傳到了更邦欽波.突結尊追(西元一二四三~一三一三)建立覺囊寺,覺囊派正式成立。八傳到了更欽篤補巴.喜 饒堅贊,是為最盛期。二十八傳到了多羅那他(西元一五七五~一六三五)時,覺囊寺廟遍西藏康川各地,「他空見」如來藏思想達到為最高峰
。可 惜覺囊派不見容于當時格魯派的政治勢力,在達賴五世的授意下,達布派與薩迦派前來共同挑戰法義高下,在覺囊派歷經多次的法義辨正勝利以後,每一次都隨即被 達布與薩迦派群眾以刀杖殺害,寺院全被侵佔,多羅那他被達賴五世逐出西藏,最後所有寺院都被達賴五世洛桑嘉措(西元一六一七~一六八二)所接收,於是覺囊 派被徹底消滅,還被誣指為佛教的破法者。

  覺 囊派的教法,在西藏完全與眾不同,主張「他空見」,自稱為大中觀派,有別於中觀自續派(紅、白、花教)及中觀應成派(黃教)。認為一切事物或現象都有實際 的本體「如來藏」,本體絕對存在,本體常恒不變。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包含在本體內,因此世人所感知的外境,都是本體所現起的影像;若離開本體,即無外境可 言。而這本體本來「自有」,顯現於外在的蘊處界等虛妄分別是「他空」,依此本體而說一切事物或現象是空因此說,性空只能說是「他空」,不能說是「自空」。

更進一步解釋說,一切色法是「本識」的功能作用,是由分別心所假立的,由假立的名色虛妄構成外境,所以世俗諦自體無實而空,故謂之「自空」,但是勝義法性的究竟是不空,只是被世俗諦的能執、所執誤認為空,所以稱之為「他空」,所以不論自空、他空都是世俗諦空。世俗諦無實,勝義諦不空,因此他空見遠離斷常二邊,成為了義中觀。此派的興起,在當時的西藏引起極大震撼,故被認為是惡見,認為是邪魔外道,各派紛紛撻伐,這與今時平實導師被所有以意識為常的法 師居士們誣指為邪魔外道一樣。其手法略舉如下:


  一、聲論外道主張:萬有皆是聲的變易,聲的自性無始無終,聲的轉變即是色等諸所有法聚合。意思 是說,一切色、香、味、觸等外境都是聲音所轉變而成,而聲音的自體性是無始無終。撻伐者如中觀應成派等,認為覺囊派的主張:如來藏所顯示的堅固、不變、恒 常、純淨、大力等等功德,從本以來就已具備,而能生一切法。以此而認定覺囊派和聲論外道的主張毫無差別,然兩者差別甚多。

  這就是中觀應成派等,不證不解空性,把如來藏所出生的聲塵視同如來藏,卻引為證據來破斥如來藏法;其實聲音本是如來藏所生之法,有生當然有滅,聲論外道的立論基礎已經是錯誤的,而中觀應成派卻不知其差異,引來破斥覺囊派正義,乃引喻失當之過失,所以此說不能成立。

   二、數論外道主張:神我能了知一切有情自性,當神我想要貪著境界時,神我自性就會成為變易法,變為貪著性;然後神我受用外境,於是輾轉生死,受諸苦惱; 想要求解脫就要修靜慮,三昧成熟,神我就少貪,神我自性就不變易,歸於寂靜,就是解脫。撻伐者中觀應成派等,認為覺囊派主張:如來藏雖然自性常住,但是能 出生貪著的妄心貪著境界受用,要透過瑜伽行滅貪,成為世俗諦空,顯現惟一勝義諦。應成派中觀妄言這種說法和數論外道全然相同,實際卻相差甚多。

   實乃中觀應成派等,把覺囊派所說的如來藏比擬為數論外道主張的神我意識心,說是與六塵及貪瞋相應的;而真實的如來藏是六入不會,從來不貪著境界受用,從 來無生死,從來不受諸苦等煩惱,從來不須解脫,因為本來就已解脫;本是寂靜,所以不須修靜慮。中觀應成派不知其中的差異,或是故意含糊而說,所以應成派此 說乃引喻失當之過,故此說亦不能成立。

  三、米曼差(思惟派)外道主張:自心有垢,無法對治。而撻伐者如中觀應成派等,認為覺囊派主張:如來藏有染汙,因此誣指為與米曼差外道相同。

  其實米曼差外道主張的自心有垢是絕對的,因為 污垢已深入心性,是無法改變的,是不能對治的,所以認為世間無聖人。而覺囊派所說的如來藏是自性本已清淨的,但是內藏無量無邊的七識心相應的有漏無漏法 種,及無量無邊的異熟等流業種;透過修行可使由如來藏執藏、前七識才會相應的的染汙法種、業種轉為清淨,凡愚就可成聖、成佛。而中觀應成派等未證空性如來 藏,嚴重誤會覺囊派的如來藏義理,認為覺囊派與米曼差外道主張相同;這是因為不能證解如來藏體性,所以引喻失當,故此說仍不能成立。

  四、吠陀(經典派)外道主張: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都是大梵天所造;小我是迷相,因此要棄舍小我、併入大我中,常住於解脫自性的大梵天大我之中。而撻伐者應成派中觀,認為覺囊派主張世俗是迷,要翻轉為勝義真常,與此外道主張除名言不同外,義理相同。

   應成派以此似是而非的理論,讓一些無智者甚覺有理,其實都是嚴重誤會覺囊派的法義。大梵天也是世間有情,有情能出生到梵天中,這個能生於梵天中的有情又 曾是人間其他的有情所生,因此大梵天並非世間第一位有情;照此理論推之,只有第一位有情才能造有情器世間,而第一位有情不可得,因此梵天能造有情器世間的 說法並不能成立。

   又所謂有情就是七轉識,七轉識是無常變化的,是如來藏所生,出生以後與如來藏共同運作,顯示於外法中而被眾生所了知;含藏在如來藏內的是七轉識所引生出 來的無明業種及法種。而如來藏從本以來無生,本體清淨無為,故非有情;祂能生七轉識,所以又非無情。撻伐者如中觀應成派等,把有情世間迷相的小我,安立在 同是世間小我的虛妄解脫之梵天大我,如此比擬如來藏,是引喻失當,故此說終不能成立。


以上文章摘自《廣論之評議》第三目<略述覺囊派> 作者:正雄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