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uth of Tibetan Buddhism

简体 | 正體 | EN | GE | FR | SP | BG | RUS | JP | VN 西藏密宗真相 首頁 | 訪客留言 | 用戶登錄 | 用户登出

über die Dalai Lamas

佛教未傳入西藏之前,西藏當地已有民間信仰的“苯教”流傳,作法事供養鬼神、祈求降福之類,是西藏本有的民間信仰。

到了唐代藏王松贊干布引進所謂的“佛教”,也就是天竺密教時期的坦特羅佛教──左道密宗──成為西藏正式的國教;為了適應民情,把原有的“苯教”民間鬼神信仰融入藏傳“佛教”中,從此變質的藏傳“佛教”益發邪謬而不單只有左道密宗的雙身法,也就是男女雙修。由後來的阿底峽傳入西藏的“佛教”,雖未公然弘傳雙身法,但也一樣有暗中弘傳。

但是前弘期的蓮花生已正式把印度教性力派的“双身修法”帶進西藏,融入密教中公然弘傳,因此所謂的“藏傳佛教”已完全脱離佛教的法義,甚至最基本的佛教表相也都背離了,所以“藏傳佛教”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喇嘛教”也就是──左道密宗融合了西藏民間信仰──已經不算是佛教了。

   
                  ◆ 變質的藏傳佛教(唯識與中觀皆是般若)廣論團體誤解龍樹菩薩《中論》成為無因論外道

第一章變質的藏傳佛教

第一節略述初期天竺佛教概況

(續上篇)


第四目唯識與中觀皆是般若

如上所說,唯識與中觀,都是闡述中道實相之空性心,絕非對立相互破斥的,而只是在修習過程上有先後次第、淺深廣狹差異的不同。 已證得空性心者都能現觀而知道,無論唯識或中觀,都不離般若的範圍。菩薩證悟中道的實相如來藏,即能現前觀察如來藏之中道體性,並且如實了知如來藏之中道 義,而得般若的總相智,領會確認如來藏真實不虛。非如未證悟之前唯憑想像的:「如來藏體如虛空,無形無相,遍一切處,與妄心和合運作無間等等。」菩薩證悟 了如來藏,此時稱之為大乘真見道位,正式進入大乘七住菩薩位,獲得般若總相智。菩薩有了總相智,開始悟後起修,更進一步瞭解如來藏更細膩的體性,而得般若別相智,稱之為大乘相見道位。這是佛第二轉法輪般若智慧的兩個層次,也就是大乘中觀般若。菩薩證得總相智及別相智之後,還要繼續修學諸地菩薩所證的道種智,此即是佛第三轉法輪時唯識諸經所說的唯識般若道種智,屬於成佛所賴的一切種智道種智修證圓滿後,就稱為一切種智,或稱為一切智智,就是發起佛地的智慧了。所以中觀與唯識只是修學佛道過程中智慧的層次深淺廣狹與先後次第的不同,同屬本識如來藏的妙法,二者之間並沒有相互牴觸之處。



聖 龍樹菩薩的中觀,到西元七世紀時分裂而且變質為:以清辨為代表的中觀自續派,及佛護、月稱為代表的中觀應成派。不論自續派或應成派,表面上都說是傳承自聖 龍樹菩薩的中觀見,私底下卻都錯解及否定聖龍樹菩薩中觀般若之意旨,都是執六識論的謗法者。例如中觀自續派,立「意識」為補特伽羅我,說:「一切法是分別假立名言,是無自性;雖然無自性,但必有所依,是依意識的顯現才有一切法,所以意識是一切法的根源; 因此意識要不住斷常兩邊,不分別諸法,才是證得根本無分別智。」可知中觀自續派雖然承認有所依之根本識,但是卻把意識當成根本識,所以完全在意識妄心上打 轉,不知意識在眠熟等五位中就斷滅了,不離斷滅邊;但他們又把意識認定為常住心,與常見外道一樣,又落入常見邊,具足斷常二邊,已背離聖龍樹菩薩八不中道 不落二邊的真義,也違背聖 龍樹菩薩所說一切法之因都是第八識如來藏之意旨;卻外於如來藏而說一切法,所以中觀自續派是邪見。



相對於應成派來說自續派還認為意識是一切法的根源,錯把意識當作阿賴耶識來解釋。中觀應成派則更是離譜,連諸法的根源都否定掉了認為一切法無自性世俗諦無自性勝義諦無自性一切法依緣而生依緣而滅故緣起性空。 聖 龍樹菩薩在八不偈中說:「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偈中早已破斥應成派無因論及斷滅見之邪說,而中觀應成派追隨者鳳山寺所 屬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團體,不論在家或出家眾,都還深信不疑,認為中觀應成派所主張「一切法緣起性空」,是佛法中最殊勝、最究竟、最值得驕傲的,認為只 有中觀應成派的顯密法才是真正佛說的正法,認為中觀應成派的顯密法才是最快速成佛的法。「菩提道次第廣論」團體之僧眾,不瞭解聖 龍樹菩薩《中論》之意旨,無揀擇慧,一味追隨阿底峽、宗喀巴、達賴喇嘛等之邪見,否定如來藏的中道體性離如來藏而說一切法緣起性空成為無因論斷滅見,由於故意毀謗蘊處界緣起性空諸法的根本因如來藏,成就一闡提罪而不自知,真是可憐又可悲。

(未完待續...)

本文摘自《廣論之平議》──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平議
   作者:正雄居士





KC版註:上述文章涉及比較深奧的佛法名相,歡迎到以下「正覺法相辭典」網頁閱讀相關佛法名詞解釋:

http://www.enlighten.org.tw/dictio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