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 請問若如佛法中所說本來就沒有"我" 人類有歷史以來沒有人能找的這個所謂的"我" 那這個"我"怎麼斷? 怎麼去丟掉一個本來就沒有的東西? 謝謝版主抽空答覆. emptymind 於 June 16, 2011 09:17 PM 回應 ****************************** 以下是格主回覆: 阿彌陀佛! 你問的是大問題,若要弄懂佛法中的「我」與「無我」的確不是容易的事,要詳細為汝說明白也非三言兩語。簡單來說,在佛法中的「我」有分為「假我」與「真我」。 這個「假我」就是指吾人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其中也包括了能見聞覺知的「我」,這都是屬於「假我」的範疇,可是壞就壞在佛教界自古以來,有許多人弄 不清楚「我」與「無我」,以及「真我」與「假我」的差別,所以就「認妄為真」(把假的當真的,把真的當假的),如是墮於斷常二見,難免大妄語業而不自知! 其中當代最具代表的就是西藏密宗的「自續派中觀」與「應成派中觀」,也是「寧瑪巴」與「格魯巴」的核心思想;自續派中觀是墮於常見外道,妄想把虛假性的第六意識心硬要修成第八識如來藏心。 而問題比較嚴重的應成派中觀(也就是宗喀巴、達賴、印順、昭慧之流),則是同時墮於常見與斷見二種大邪見,但在本質上應成派還是離不開常見外道的範 疇。因為應成派否定了佛陀在三轉法輪的根本識--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心,而另外主張「無因論」的「緣起性空」,對於因果業報種子的執藏與現行,必然成為 辯論場上的敗闕,被對手嚴厲破斥,成為「撥無因果」大邪見。 然而應成派論師為了彌補這個過失,再另外發明一套因果業報系統的「創見」,想要來補自己的破洞,可是他們卻以為能自圓其說,其實不然!這種創見除了無 法符合佛經(聖言量)的印證,密宗應成派中觀的論師,也無法以自己的實證(自證量),來為佛弟子們解釋因果業報的種子含藏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一個剎 那不滅的「真實心」作為種子的所依、所藏的話,那這些種子必然離於眾生身心之外,而散佈於虛空中,成為虛空外道的邪見,如是離開真實心而別欲求法者,則符 合達摩祖師的「心外求法即是外道」;所以佛陀所破的九十六種外道,主要還是從眾生的五種不正惡見(又稱五種惡見、五利使)所衍生出來的四大外道。然後密宗喇嘛再以這斷常二種邪見,結合古天竺外道印度教之性力派思想,而施設出男女雙修可以「即身成佛」的邪見。 由以是故,密宗才會將一切修證,皆以「觀想成就」,作為真修實證的要領,也就是修福德、修智慧上,全都用觀想一法取代,就連與明妃搞雙修,也要先觀想 明妃是空性,然後在性高潮出現時,又再觀想這個樂觸也是空性,這就是密宗的「樂空雙運」,可是「空性」這個法不是用觀想出來的,更不是透過長時間的觀想而 能成就空性,所以密宗的觀想「空性」都是自欺欺人,何以故?因為密宗祖師從來都沒有人親見了空性,不論是修密宗大圓滿,還是密宗大手印,他們統統都是用觀 想的方法來取代佛法中能現觀實證第八識空性心如來藏的境界,在禪宗裡參禪之人不許「揣摩悟境」,然而密宗的觀想「空性」的方式,正是掉進了禪宗「揣摩悟 境」的窠臼裡。所以密宗四大派對於空性大圓滿、大手印的境界各說各話,無法統一,皆源自錯誤的修行,錯會了空性涵義,密宗四大派祖師從來都沒有人親證空 性,所以才會造成一盲引眾盲,相偕入火坑,再加上密宗嚴謹的傳承認證制度,一旦學人跳進了密宗的火坑裡,若沒有真菩薩去救他,幾乎全數陣亡。 再者,密宗的觀想法門本身就是靠這個虛妄的意識心的功能體性,如果把自我的意識心執為真實不滅的「我」,然後再努力的把「假」修成了「真」,而自以為 在「藉假修真」修學佛道者,就必然會成就盲修瞎練,結果產生「果盜見」(見取見)及「戒盜見」(戒禁取見);例如密宗的金剛十四根本墮(戒禁取見),以及 即身成佛的大妄語業(見取見),還有其它所犯之大過失,罄竹難書!可是密宗卻永遠不知道「假永遠是假」,饒汝修上千萬大刧,假的還是假的。再者,真的你不 必去修衪,衪永遠是真的,衪不會因為蒙上一層灰塵,你看不到衪找不到衪,衪就不存在。所以正確的方式是要「用假的去找真的」,不是像密宗用假的去找假的, 或是用真的去找真的。 所以因為密宗所犯過失無量,我們才要急著先救渡那些密宗信徒,因為藏傳佛教的法義及修行,全部都是將外道法拿來當佛法修,然後再以外道法取代佛法,如 果密宗任其泛濫下去,「密教興、佛法亡」的預言終將實現!因此這一世只要是修過藏密邪法的人,若未懺悔而具體以護法來彌補過失者,其死後必定要依其所犯之 因果輕重差別,而分別下墮三惡道,其中藏傳佛教的高知名度弘法者的因果尤重,再加上曾經抵制如來藏正法及誹謗真善知識的惡業,這些自稱活佛法王的可憐人, 捨報後必墮無間地獄。所以我們要先救密宗弟子遠離三惡道的因緣,是身為佛弟子、行菩薩道者本來應盡的義務。 由是緣故,我們在知見上先要弄懂「我」與「無我」、「真我」與「假我」的法義內涵,如此才有可能進一步在努力作觀行後,去斷除這個被虛妄五蘊所騙的「假我」,知道什麼是假我後,才能再去追求什麼是「真我」的涅槃境界? 復次,回到你的問題來說,其實你在未真正遇到善知識為 你開示「我與無我」,「真我與假我」的法義內涵前,你不會察覺到你所問的題目,其實是充滿矛盾的;雖然你說「佛法中本來就沒有我」,可是你每天醒來卻是有 一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的自我,而且還有一個作主的我,這二個我都活在這個器世間裡努力在追求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等,所以這個清楚明白的我,當下你就 可以現前觀察衪的存在,也就是這個見聞覺知的前六識,你是可以現量去體會的,而另還有一個處處作主的我,衪叫第七識末那,衪的心行很隠密微細,你若沒有三 禪的證量,或初地以上的道種智,你無法現觀衪的所在。如果你心稍細,也只能察覺到這個能作主的我,與能思量計度的我不是同一個。可是這二個心、二個我,並 非在人類歷史上沒人能找到衪。這個意識見聞覺知的「我」就是西方哲學的存在主義--「我知故我在!」。 因此當您說「佛法中本來就沒有」這是在當你知道了什麼是「假我」以後,覺知心不再執取這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虛妄我」為「真實不滅之我」者,從解脫道 的「世俗諦」來說,從親證初果須陀洹開始,斷三種縛結,就是證得了二乘「人無我」,然後再證二果斯陀含(薄貪瞋癡),三果阿那含(斷五下分結),四果阿羅 漢(斷五上分結),如是圓滿解脫道修證,即是證得二乘「法無我」,這是二乘從世俗現象界的觀察發現的人無我及法無我的真理,所以叫世俗諦。 再者,若是從大乘佛菩提道的「勝義諦」來說,若要圓滿菩薩道五十二階,你先要親證大乘法的根本,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心,然後現觀所證的第八識的自性是 涅槃境界,也就是不生不滅的境界,從這個如來藏、阿賴耶識的自住境界中,你會發現涅槃境界中沒有一法可出可入可出,十八界的六根六塵六識都無法入出這第八 識的自住境界;但是這個「諸入不會」的第八識,卻也不是如石頭草木無情一類無知無覺無心,這如來藏的「知」只是不在色塵乃至聲、香、味、觸、法塵上面作分 別計度,可是衪卻能了知眾生的心行,所以一切眾生都離不開衪的知;《維摩詰所說經》云:「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是故當你親證了這第八識阿賴耶識,現觀衪的自住境界,你會發現衪從來都不起一念想要去作 主,或我想要怎樣...,衪這樣的本來無生、無我的體性,就是佛法所謂的「無我性」。菩薩七住位開始,就是要能證得了這個第八識的無我性,再進一步現觀這 個第八識的無我性,卻能出生或顯現自己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而這些所生所顯的一切法,皆是無常生滅幻化而有,無不是如來藏所生所顯的一切去,如是菩薩能現 觀真妄和合的般若智慧,就是親證大乘「人無我」若菩薩能安忍於這本來無生、無我的智慧境界而不退轉者,即是證得大乘「無生忍」。至於大乘的無生法忍、道種 智,這是地上菩薩所知所見的「法無我」,非凡愚二乘阿羅漢、辟支佛及三賢位的菩薩所能窺測。 最後,如果仁者真的想要探究佛法奧義,造求宇宙真相, 建議仁者參考到以下google圖書庫的《我與無我》一書,以建立正確知見。如果讀到有問題,歡迎再來提問交流。再者,您若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就近參加正 覺講堂年底的佛法課程,全程二年半費用全免,有了善知識為您親自攝受與教導,你的道業必將突飛猛進。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geDIDRQCEIoC&printsec=frontcover&dq=%E6%88%91%E8%88%87%E7%84%A1%E6%88%91&hl=zh-TW&ei=EyT6TZSsIY2EvgPE0d2iAw&sa=X&oi=book_result&ct=result&resnum=1&ved=0CCsQ6AEwAA#v=onepage&q&f=false) 以上略答個人淺見。 敬祝 道安! 末學 老衲 合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