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續猛虎出閘記(破斥「大乘法非佛說」之謬見! )
續前集:【再續~猛虎出閘記!(破斥野狐梅庵未悟言悟大妄語 2)】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528621
5梅又問:真實如來為何不曾說過一法?應化如來又如何說法?
5老衲略答:此一問題在了解上述回覆後,自然就懂此問,上開即已說到第八識本來是佛,又說第八識恒而不審,從本以來就不起一念,何來有一法可說?如是於實 現界現觀第八識從來都不曾說過一法後,即能於現象界觀察應化如來有四十九年之說法度眾.如是如來有說與不說,不落空有兩邊,方是具足第一義諦中道也.
5-1梅奄回覆:不知所云!!! 先去給我找 哪裡有"真實如來"這東西 再回去睡覺! 我看蕭平實的"應化如來" 比蕭平實的"真實如來"還莫名其妙!!! 再叮嚀一次 蕭平實若不徹底親自跪求淨慧老和尚原諒 莫怪梅庵沒有好心苦勸 見淨慧老和尚前先把書全燒了。
5-1老衲回答:
「真 實如來」這句話並非是老衲所自創,常見於大乘佛經中,是汝梅奄愚癡無智、孤陋寡聞,又人云亦云的去聽信那些主張「大乘非佛說」的外道,汝連「真實如來」四 字都心生誹謗,難怪汝於「真實如來」不能親見,竟又妄想於禪宗法脈成為開悟者,斯乃荒天下之大謬!老衲只能嘆今時野狐聰明,居然不如古時野狐之一二,不知 汝梅奄是否向天借膽?竟惡向膽邊生,裝模作樣地當起禪師!且要知道,汝梅奄只是猴子穿龍袍,左看右看還是不像皇帝!故只能騙一些眼盲眾生喝彩。且莫說「真 實如來」四字遍見於諸大乘經典,就連那些不信大乘如來藏經系,主張「大乘非佛說」,又主張「阿含才是佛陀所說」的印順、昭慧等邪師徒眾,以及部份南傳佛法 之邪師徒眾,都不知道自己根本不信阿含經之所說(如附件一),只是片面的、選擇性的接受阿含,而非全面信受阿含的法義,竟跑來與大乘菩薩諍論:如何是佛 說...,如何又是非佛說...。如是愚癡無智者,未證阿含之解脫道果,亦未證大乘方等經之佛菩提果,於大乘小乘之無明未斷、智慧尚未出生前,毫無解脫之 功德受用,竟敢如此大膽地以凡夫之邪見,或以那些只是為了營汲糊口,講講佛法學問,而不如實修行的學者所作之考證、訓沽學等「世間法」作為依據,在那裏指 著佛菩薩之經論,說三道四!甚至判之以偽經偽論!
彼等不知世間之考證、訓沽學只能用來驗證世間法, 但對於佛經中之「世俗諦」及出世間之「勝義諦」,要行者自行去如實信、如實解、如實行、如實證等過程之心得體會,然後比對經典之名言文字,才能斷定此 「經」之真偽?或斷定是否為佛說?亦才能知大乘小乘差別?才能知是方便或究竟?這些都要當事人親自去領受,成為宗門自家人後,彼此互相交流體會,去評斷孰 是野狐?孰是金毛獅子?故佛法之親證,非是局外人能以世間法之考證、訓沽所能判別;以「世間法」之考證、訓沽是世智辯聰,是小聰明爾,不必學佛修行亦能習 得,但此唯能檢擇判斷世間物質之法,不能鑑定佛經中之心法,及心所法等相應之境界真偽。是故此中道理,如同考證、訓沽學無法鑑別世間有鬼無鬼?例如親眼所 見者可視為個人之妄想幻覺,而錄像及照片所顯示之鬼影,仍然可以用「電腦科技合成」之理由加以否定!試問:世間有鬼無鬼之說,連「偉大」的考證訓沽學都派 不上用場,鑑別不出一個鬼來!云何汝等居然會去相信印順所主張之考證、訓沽學,作為鑑別浩瀚大乘佛法之真偽耶?
再者,例如考證古董瓷器之斷代、真 偽,行家可以從古董器物上的形、胎、釉、料、紋飾、落款(而玉石類古董可以依入土之水銀沁、石灰沁的深度作為鑑定),或從其它出土之陪葬品作為斷代之旁 證。再不然也可以依其它當代古書之記載描述,作為該朝古董文物之「旁證」。但是以目前博物館官方考古學家,民間古董收藏家,以及外國古董拍賣(蘇富比)公 司之三方鑑定能力來說,其中有些鑑定觀念又存在著許多差異。就元青花瓷器來說,窯口屬性(民窯與官窯)的鑑定論點就存在著不小的爭議,因此而影響器物之民 窯及官窯屬性鑑定而產生價值上的巨大差異(官貴民賤的錯誤思維)。這樣的誤區產生,老衲將大致分列幾點:
一、技術層面:是由於真正鑑賞能力的考古專家愈來愈少,以致各家學說立場不一,相互衝突批判,若能因此批鬥下來而成為主流者,也不一定就是掌握真理者。
二、人性層面:西方古董拍賣公司之集體炒作行為,讓那些西方收藏家手上的次級古文物在巿場上被大肆流通炒作,造成古物以巿價值為導向,間接影響中國古文物的官方立場及鑑別標準。
上述老衲隨舉現今元代瓷器之考古考證為 例,來說明考證學、訓沽學仍有其相當大的主觀性、侷限性。至於考古學界之間為了爭主流正統,而相互勾心鬥角批判誹謗,人性的黑暗面,讓考證的真理更憑添一 團烏雲,考證考古的失真,讓外界無所適從。而現今的佛教界亦然,表面上看似佛教興盛,四大山頭道場林立,各自擁有廣大的信眾,表面上以大乘佛法為外殼,但 骨子裏卻是小乘心態,因為錯誤的法義,不但於大乘小乘的本質內涵皆失,還要背負弘揚外道邪見的沉重因果,這些問題之根本,在於沒有掌握佛法的真理精髓?若 無,就只能流於佛法的形式表相,把信眾大把的捐獻,付諸於虛偽的佛寺硬體設施,讓人迷失了學佛的方向與義意,而受用物資的僧人,又將以何回報施主之廣大布 施?(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試問那些欲深入佛法探究真理者又將何去何從?
如今,佛教界同樣面臨考古界的相同 問題,人性的黑暗面永遠是追求真理者的巨大絆腳石,猶如黑暗與光明是無法共存的,你只能選擇其一而自處,打破黑暗或是同流而污?別說你無能為力,端看你有 心無心?所以世間考證的方法,只能限於在物質法上作鑑別,無法在心法上作鑑別;佛法真偽之鑑別方式是「唯證乃知」,只有親證者才能鑑別,那些未親證佛法之 「世俗諦」及「勝義諦」者,是毫無鑑別佛經真偽的能,饒他讀遍大藏經一萬遍,仍然是門外漢一個。從此看來,那些自稱是唯獨信奉阿含經典,主張「大乘非佛 說」的「佛教徒」或學者們,他們能提出什麼直接證據或旁證來說明「大乘非佛說」嗎?他們主張大乘佛經是佛陀入滅後由弟子們集體長期創造所得,而說這樣不是 出自佛陀的親口所說。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結論又是根據什麼直接證據或旁證?如果只是把日本極少數的學者研究的結論當作是第一手的「證據」,這顯然備受我 們質疑。
第一個質疑:佛 法不是做學問,不是流於學術或思想,佛法是可以實證,是平等的,有解脫受用的,實證佛法智慧及解脫境界者,不會因為其學歷或世間法地位的差別而有所優劣, 而實證者因為親證佛經裏的智慧與解脫境界,所以能夠直接與佛經裏的奧義相應,也就是看得懂常人所看不懂的經文,這樣具有實證佛法智慧與解脫境界者,才具有 基本評斷佛經真偽的客觀條件。在此一前題下,請問那些日本研究佛法的學者,有沒有實證到阿含經典中的果位(初果乃至四果)?有沒有證得了聲聞的無生智及盡 智?有沒有實證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又能不能讀得懂阿含經典裏文字中所藏的奧義? 如果有,請拿出這些學者在佛法上實證的證據,以顯 示這些日本學者不僅是只具有高學歷,而同樣有實證佛法的智慧及解脫境界?但據吾所知,目前尚未發現有哪一位主張「大乘非佛說」的日本學者,能提出自己實證 了初果乃至四果的證據來!而台灣主張「大乘非佛說」的印順比丘、昭慧比丘尼,觀其所有著作,連阿含經典的最基本的初果須陀洹都未能實證,遑論能教導弟子們 實證初果?這樣未能掌握阿含真理者,未知阿含法義者,未證三法印者,又豈能略知大乘般若唯識之法義真理耶?
如是日本學者及台灣印順、昭慧等僧人,於小乘法之未知,而冒然去評論大乘法真偽虛實者,不正落入了學術界的忌諱與窠臼--以無知去證明未知。此無異是「以 管窺天、以蠡測海」!更有甚者,彼等印順思想主流之繼承人--昭慧比丘尼,長期對於大小乘佛法實證者們出書所作奧義之辨正,而無力於回應,竟然還試圖以個 人之社會地位勢力,以法律控訴之手段,去打壓大乘佛教界的實證者,企圖讓掌握真理的人無法被學術界的人們所看到,同時企圖保住他們名聞利養。
第二個質疑:如 果主張「大乘非佛說」的學者或台灣僧人反駁而主張:「佛法之考證不必具備有佛法實證的果位,以及實證後所生的智慧及解脫境界者...。」這樣主張的人,無 疑是外行人一個,是佛教的門外漢,也同樣違背阿含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因為他們認為佛法只是一種思想,只是純文字研究之訓沽學,所 以對於不懂的部份就稱之為玄學,是不可知不可證的玄學。如果說考證佛法不必有佛法的證量智慧,不必證得三法印者,而僅以世間學問學歷作為考證佛法佛經之資 格者,那樣佛教的教主就不配稱為教主,因為悉達多太子並不是博士教授身份,憑什麼當上佛教教主?而佛陀的教主地位,也不會因為入滅後讓其他僧團老資格者、 或曾具有國王太子身份的僧人接替教主地位,可見佛法不是以世間地位為準則。再者,六祖慧能也不該是禪宗祖師,因為他居然只是個黑醜矮小的南蠻樵夫,目不識 丁的文盲,被印證為開悟者承接五祖的衣缽時,他還是戴髮修行的在家人,憑什麼一個當時世間地位極低劣的南蠻、文盲、樵夫、在家人,居然可以得到禪宗達摩祖 師的衣缽??足以可見,佛法不是在做世間學問,也不是研究文字的訓沽學,佛法之上眾生平等,世間學歷、地位、種姓貴族,乃至長相美醜,都不能作為掌握佛法 真理的必要條件,遑論以此作為論斷佛經真偽虛實?
如此,我們可以從而檢視彼等主張「大乘非佛說」的學者僧人,本身對於佛法的研究上,因為悖離佛法方向,還是處在一種幼稚而未啓矇階段;在心態上,因為 缺乏出離心,還對世間名聞利養有所執著,難免會有傲慢而不受教的心態,將掌握真理者所提出洋洋灑灑的許多證據卻視若無睹,亦未能虛心受教;這樣,儼然已悖 離身為學術研究者治學的基本態度。這一點,務請佛教學術界的人士,以及前些日子來我網誌對大乘法提出質疑的人們,誠心的參考與檢討。
因此那些 否定大乘法,主張「大乘法非佛說」,誹謗佛說如來藏唯識經典之學者、僧人,主要是因為他們在阿含聖典裏的修證上面,未能實證二乘「人無法」或二乘「法無 我」的世俗諦智慧,所以「於內有恐懼」、「於外有恐懼」,又誤會佛法宗旨,而純粹在意識層面上去揣摩理解佛法的「空性」及「涅槃」,成就未證言證之增上慢 人,才會如印順之主張「性空唯名」、「滅相不滅」的謬見,這都是源自誤會大乘法及二乘法的結果,才會以六識論嚴重曲解佛法,將大乘可知可證的如來藏妙法, 變成不可知不可證的玄學,又將佛法的「八識論」正理,削減成「六識論」謬見;所以印順、昭慧等法師的主張,正是 聖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所破斥的「增益執」、「損減執」之過失。
又彼等如同法華會上退席的五千聲聞增上慢人,對如來之開示不能信受,又誤會阿含二乘法,故「於內有恐懼」、「於外有恐懼」,因為對我的執著未能斷除,故對 外滅掉五蘊十八界而心生有斷滅之恐懼,又對如來之開示本際涅槃不生不滅而有所懷疑,而於內證涅槃是否墮入斷滅而心生恐懼。此輩之增上慢聲聞人會有如此之恐 懼,皆源自未實證二乘人無我、法無我之現觀,又對佛陀有所懷疑,故於內、外皆有恐懼。所以真正實證二乘人無我或法無我之聲聞人,絕不會去懷疑大乘如來藏 法,更不會主張「大乘非佛說」之謬見。此輩之人早就在法華會中被佛所訶責。(如附件二)
所以如來又進一步開示,如果有自稱是佛弟子的人,不曾聽聞或不知道--如來說法主要只是在教化菩薩事業者, 即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如附件三)。所以真正的佛弟子、阿羅漢、辟支佛是不會去懷疑大乘如來藏法,更不會去主張「大乘法非佛說」,然會作如此主 張者,佛說這種人不是我佛弟子!若是以外披僧服而吃如來飯、住如來寺廟者,即是魔王弟子徒眾潛入我佛門中,以壞我佛正法。因為大部份的眾生對僧服心生執著 故,故令外道魔子孫們趁虛而入,滲入我佛門中歛財歛色,誤導我佛弟子相偕彼邪師共同壞戒謗法而入三惡道中。所以,正法弟子若修學大乘法,應以增長菩薩種性 為重,破除一切聲聞表相之心態,尤以執著於僧相袈裟者,容易輕慢於在家菩薩善知識。這樣的人修行迷惑於表相,不重實際內涵的人,修學大乘法將會有嚴重障 礙。例如:見到在家菩薩以法義辨正破斥有邪見之出家僧人或大山頭名師時,心生不忍或忿恨而反對,皆因彼等聲聞心態甚重,尚有執著袈裟僧相之情結,故起煩惱 瞋心而誹謗菩薩善知識。
最後,回到梅奄的問題來,老衲說了這麼多,舉古董界之考證為例,也提出質疑及剖析了那些主張「大乘非佛說」 的謬見,再舉法華經之增上慢為例,如果您真的覺得掌握真理的平實居士著作,不如那些以學歷名聞利養為重之學者、偽僧者,就請您將其著作付之一炬吧!又若能 消汝心頭之「恨」,消汝心頭上之常見外道的淨慧邪師,被平實居士破斥的慈悲救護,視為汝梅奄之心頭大恨者,那就請自便,用您的瞋火燒盡這一切恨意吧!也燒 掉您未來得度的因緣吧!但要知道,真理是水不能侵,火不能燒也。
老衲 合十
-------------
附件一:隨舉一例證明了小乘的阿含經典已有「大乘」、「方等」、「真實如來」、「如來藏」等名詞之出現;故大乘、如來藏、真實如來...等大乘法名相法義,並非是佛陀滅後由弟子們長期創造編造而來的。《增壹阿含經》卷1:「佛經微妙極甚深,能除結使如流河,便為總持如來藏,正使今身不盡結,後生便得高才智;若有書寫經卷者,繒綵花蓋持供養,此福無量不可計,以此法寶難遇故。說此語時地大動...(中略),契經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經為三藏,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安處佛語終不異,因緣本末皆隨順,彌勒諸天皆稱善,釋迦文經得久存,彌勒尋起手執華,歡喜持用散阿難,此經真實如來說,使阿難尋道果成。」(CBETA, T02, no. 125, p. 550, c1-14)
附件二:《妙法蓮華經》卷1〈2 方便品〉:「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貞實。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聽,當為汝說。」」(CBETA, T09, no. 262, p. 7, a7-14)
附件三:《妙法蓮華經》卷1〈2 方便品〉:「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妬,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CBETA, T09, no. 262, p. 7, b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