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uth of Tibetan Buddhism

简体 | 正體 | EN | GE | FR | SP | BG | RUS | JP | VN 西藏密宗真相 首頁 | 訪客留言 | 用戶登錄 | 用户登出

über die Dalai Lamas

佛教未傳入西藏之前,西藏當地已有民間信仰的“苯教”流傳,作法事供養鬼神、祈求降福之類,是西藏本有的民間信仰。

到了唐代藏王松贊干布引進所謂的“佛教”,也就是天竺密教時期的坦特羅佛教──左道密宗──成為西藏正式的國教;為了適應民情,把原有的“苯教”民間鬼神信仰融入藏傳“佛教”中,從此變質的藏傳“佛教”益發邪謬而不單只有左道密宗的雙身法,也就是男女雙修。由後來的阿底峽傳入西藏的“佛教”,雖未公然弘傳雙身法,但也一樣有暗中弘傳。

但是前弘期的蓮花生已正式把印度教性力派的“双身修法”帶進西藏,融入密教中公然弘傳,因此所謂的“藏傳佛教”已完全脱離佛教的法義,甚至最基本的佛教表相也都背離了,所以“藏傳佛教”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喇嘛教”也就是──左道密宗融合了西藏民間信仰──已經不算是佛教了。

   
                  台灣文化大學教授說喇嘛教(二)2

 

自域摩、彌覺多吉於西元十二世紀創立覺囊派後,其五代弟子更邦·突結尊追(西元 1243~1313 年)時,在後藏覺摩囊地方創建了覺囊寺,正式開宗立派 ,這一派發展到篤補巴、喜饒堅贊( 西 元1292~1361年),由於得到拉堆絳等地方勢力的支持,加上篤補巴本人的聲望,使覺囊派出現了創宗以來的興盛局面,從這時候開始逐漸傳播到多康地區,形成了以壤塘寺為中心的覺囊派寺院集團。迄十七世紀,隨著多羅那他興建達丹丹曲林寺,覺囊派再度興盛。但是五世達賴洛桑嘉措取得西藏地區的領導權後,迫使覺囊派僧人改宗格魯派,把許多在西藏的覺囊派寺院改為格魯派寺院,使覺囊派逐漸在西藏消失,把重心轉移到多康地區,根據1990 年的調查,現在青海的果洛州和四川的阿壩州共有覺囊派寺院二十多座,喇嘛上萬。27  

按覺囊派傳到多羅那他時(1575~1634 年),有了較大變化,多羅那他本名貢噶娘波,全名為結佩欽波貢噶娘波扎西堅參貝桑波,四歲時,被堪布.隆熱嘉措及拉堆絳地方統治者扎西多吉帶領僧俗群眾近二百人迎接到覺囊寺,認定是貢噶周卻的轉世靈童,舉行盛大的坐床儀式,從此習經學法,曾主持修建十萬佛塔。1608 年,完成《印度佛教史》一書,1615年在覺囊寺附近修建達丹丹曲林寺,此寺全名為「見達丹達曲林艾敦噶哇蔡」,其意為「吉祥堅固正法洲了義歡喜園」28。此寺建成不久,多羅那他於 1620 年(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四十八年,《西藏佛教史》作四十九年,但萬曆沒有四十九年,或許明神宗崩殂後,由光宗朱常洛嗣位年次改元泰昌,或許以此筆誤為萬曆四十九年,如是則為西元 1621 年)到漠北喀爾喀蒙古傳播覺囊派教法,不過據藏文文獻都沒有提到多羅那他曾到喀爾喀傳教一事,而《多羅那他自傳》倒確實提到喀爾喀蒙古曾派人前來邀請,但多羅那他並沒有應邀前往29,這件事似乎成為懸案,不過成崇德所著《論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統的形成》一文,則指出時藏地的「藏巴汗地方政府為了擴展自己的勢力,派遣了支持他的覺囊寺的寺主多羅那它(他)到外蒙古傳教(按當時尚無內、外蒙古兩詞,作者顯然是為了讀者方便,而用了外蒙古一詞)」30,是則多羅那他似確曾前往漠北喀爾喀蒙古,此文更進一步稱喀爾喀蒙古汗,台吉等尊之為「哲布尊丹巴」,蒙語又稱之為「溫都爾格根」(見註 30,又多羅那他去漠北喀爾喀蒙古時,四世達賴喇嘛曾授予「邁達里」名號,而四世達賴喇嘛係漠南蒙古土默特部汗王阿勒坦汗或作俺答汗之曾孫,也為唯一蒙古籍之達賴喇嘛),文中更明白指出多羅那他於 1634 年(明崇禎朱由檢七年)在庫倫圓寂,次年,喀爾喀土謝圖汗王妃生一子,被認為是多羅那他的轉世靈童(蒙語為呼畢勒罕) 31 

一般文獻都把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之子,被認為是多羅那他的轉世靈童,是喀爾喀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一世,他是覺囊派是毫無疑問的。唯一蒙古籍的四世達賴喇嘛於二十八歲的青壯時圓寂,經過幾年之後,藏巴汗才准許四世達賴喇嘛轉世,之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到拉薩學經,五世達賴喇嘛強迫哲布尊丹巴改宗格魯派,否則不准他返回漠北喀爾喀蒙古,在不得已情況下,只好改宗格魯派,於是五世達賴的喇嘛王國版圖擴張到漠北蒙古,漠北覺囊派被格魯派併吞了。 

 

27 阿旺洛追扎巴著,許得存譯《覺囊派教法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年,頁95~96。 

28 《西藏佛教史》頁 402。 

29 《西藏佛教史》頁 404。 

30 成崇德此文輯入《清代蒙古高僧傳譯輯》,北京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編(此中心於 2014 年改為名為「中國邊疆研究所」),1990 年,頁 338。 

31 呼畢勒罕,意為能不昧本性轉世再來的靈童。 

 


(六)格魯派 

 喇嘛教的喇嘛們執著於名號,若紅帽、黑帽、大寶法王……達賴等,更熱衷於競逐世俗的政治權力,一旦享有世俗的權力,又難逃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的窠臼,自元代喇嘛享有權力,明初大量封頒喇嘛以各種名號,喇嘛教的腐化墮落已是罄竹難書,不但不能戒除貪嗔癡,更以唸咒法術(吞刀、吐火、幻形、移遁)立異炫俗32,於是有羅桑札巴者(或作羅桑札貝巴)進行改革,倡言戒定慧,禁止喇嘛娶妻生子,改革藏語讀若「格魯」,此一新宗派遂稱格魯派,又其行法事時戴黃帽,因此一般稱之為黃帽派或黃教。而羅桑札巴也被尊稱宗喀巴(他是宗喀地方之人,其地約在今青海塔爾寺附近)而不名。由於其倡言守戒不故弄虛玄,受到多數藏人歡迎,崇信該教派者逐漸增多,但政治權力仍操在噶舉派手中,宗喀巴本人或許沒有政治野心,他圓寂後也未以轉世方式傳承,但他的二大弟子根敦珠巴、凱朱結格雷貝桑則抄襲噶舉派以轉世方式傳承,根敦珠巴之後為根敦嘉措,之後為索南嘉措(1543~1588 年),此人黠慧過人,深知如無強大的武力為後盾,勢必要受制於噶舉派,而當時漠南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或作俺答汗),武力鼎盛,威名震爍四方,於是雙方在青海旁會面,阿勒坦汗以「達賴喇嘛」名號贈予索南嘉措,這個名號中「達賴」是蒙古語,其意為海,其實無論漠南或漠北蒙古,都不臨海,所以蒙古語裡「達賴」只是較大的水域而已,「喇嘛」是藏語,其意為上師,合而言之可衍伸解釋為「智廣如海的上師」,索南嘉措不敢獨享此一稱號,乃向上追尊其前身根敦珠巴、根敦嘉措為一、二世達賴喇嘛,他本人則為三世達賴喇嘛,「達賴喇嘛」這個名號,只是阿勒坦汗與索南嘉措兩人之間的贈予關係,與喇嘛教其他教派並無關聯,與廣大的西藏人民更是毫不相干,索南嘉措雖然從蒙古阿勒坦汗那裡得到「智廣如海」的美號,但並不保證土默特蒙古阿勒坦汗的武裝力量能作為格魯派的靠山,更不可能藉之打壓或剷除噶舉派,如何把阿勒坦汗的力量與格魯派綑綁在一起,才能保證格指派獨大於藏地,本來這是不可能的想法,但黠慧的索南嘉措居然能想出將阿勒坦汗的曾孫作為他的轉世靈童,取名為雲丹嘉措,也就是第四世達賴喇嘛,這麼一來格魯派的榮辱就與蒙古土默特部合而為一了,這是天才的設計,無愧於「達賴喇嘛」這個名號。 

  

32 胡耐安《邊政通論》,1960 年胡氏自行出版,作為政大邊政教材上引文字見頁 46。 

 

自索南嘉措得到達賴喇嘛這一名號之後,從此代代相傳以至於今。四世達賴喇嘛雲丹嘉措(西元 1589~1616 年),也就是阿勒坦汗的曾孫,由於是汗族貴胄,嬌生貫養,到十四歲始以兵護送入藏。當時對獨大的噶舉派,自是產生不小的鎮懾作用,格魯派於焉在藏地站穩陣腳,四世達賴嘛也就適時在二十八歲的青壯之年猝死,至於如何猝死,不在本文探討範圍,不贅,時握有藏地政權之藏巴汗下令不准四世達賴喇嘛轉世,四世班禪為此深感憂慮,巧得是不久藏巴汗身染重病,群醫束手,後經精通醫術之四世班禪悉心治療,終於妙手回春,藏巴汗感激之餘,願以一座莊園賞賜,四世班禪拒絕此項厚賜,只懇求准許四世達賴喇嘛轉世,藏巴汗只好允准33,可見達賴喇嘛一系之得以延續其「法脈」,實出於四世班禪一念之仁,如果照喇嘛教的說法,轉世活佛是「身死後,能不昧本性,寄胎轉生,復接其前世職位。」34則以後歷世達賴喇嘛應對歷輩班禪心懷感激才是,然而不然,十三世達賴喇嘛對九世班禪極不友善,九世班禪班如不及時逃到內地,可能連命都不保,可說是恩將仇報,設若當年藏巴汗堅持不讓四世達賴轉世,今天也就沒有什麼達賴喇嘛了。 

 藏巴汗既允准四世達賴喇嘛轉世,經過一陣尋覓於 1622 年在四世班禪主持下,把六歲的阿旺洛桑嘉措認定是四世達賴喇嘛的呼畢勒罕迎入哲蚌寺坐床,是為五世達賴喇嘛,此人睿智天生而又野心過人,只是當時藏地仍在藏巴汗與噶舉派控制之下,為要奪得政教兩權,又想玩三世達賴索南嘉措利用蒙古武力為後盾的把戲,只是此際土默特部已經風光不再,而青海和碩特蒙古力量正如日中天35,於是引和碩特蒙古力量入藏,推翻藏巴汗政權,但和碩特固始汗長川駐藏,五世達賴喇嘛雖在宗教上享有一派獨尊之權,但政權仍操在和碩特蒙古固始汗手中,固始汗始置第巴一職以協助處理藏地政教事務,固始汗死後,其子嗣爭奪汗位,經過三年始由其長子達延顎齊爾嗣為和碩特汗,在此期間五世達賴喇嘛開始剽竊藏地若干政治權力,達延顎齊爾汗死後,繼任者也不熱心藏地政務,於是五世達賴喇嘛自蠶食而鯨吞藏地政權,至今獨攬藏地政教兩權36,建立起其「喇嘛王國」此時中國清朝已入關正在進行全國統一工作,五世達賴喇嘛為期專制喇嘛王國,不使清朝向西南地區進行統一工作,不惜教唆慫恿準噶爾部噶爾丹率軍東掠漠北喀爾喀蒙古,以此將清朝兵力引向北方37,致使清康熙在急於要解決準噶爾問題,在雅克薩戰勝之際,與俄羅斯簽訂《尼布楚條約》,把額爾古納河以西至貝加爾湖間布里雅特蒙古人聚居之地割讓予俄羅斯,這對中國來說是莫大的損害。 

 

五世達賴喇嘛之後,有好幾世達賴都是末滿二十歲就辭世,至清末民初時十三世達賴喇嘛更是全心全力在玩政治,初則親俄、離中、反英,繼則親英且宣稱獨立,圓寂後西藏始再度與中央有所聯繫,至於目前的十四世達賴喇嘛,自流亡印度後,更是縱橫捭闔於國際間,訴求藏獨,較政治人物更善於玩政治38,果真是佛教僧侶,豈有如此操弄政治權術者? 

 

(七)其他小派 

喇嘛教上述六派外,尚有希解、覺域二派,茲稍作簡介如次:希解派就是字面看,其意為能寂,也能止息,意為能依靠對般若性義與一套苦行修法,就能停止生死流轉,能息滅一切苦惱的根源,所以自稱這種法門為希解(能寂)。希解派為南印度人丹巴桑結所創,此人係婆羅門家族,此派既主張能寂,所以不設寺廟又係因材傳法,故也無嚴格的法門,從不參與政治活動,較像真正的佛教,希解派之修法曾為其他教派所吸收,至十五世紀時,在藏地漸已消失。至於覺域派系出希解派,所不同者,覺域派重點傳講丹巴桑結從婆羅門阿惹雅德瓦(其意為聖天)軌範師彌止巴學來的教法,此派也於十五世紀時消失。 

 

33 見《西藏佛教史》頁 459。 

34 見胡耐安《邊疆宗教》頁 34。 

35 和碩特係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其餘三部為土爾扈特、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西徙後,輝特遞之,仍為四部。 

36 五世達賴喇嘛如何剽竊藏地政治權力,可參看班布日,孛兒只斤、蘇和所著《衛拉特三大汗國及其後人》,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 年,頁 67~73。 

37 關於此事經過頗為複雜,非本文主題所在,詳情可參看劉學銚《從中俄雅克薩之戰到黑瞎子島歸還》一文,該文刊載《中國邊政》季刊第 201 期,2015 年三月,台北中政協會,頁 69~92。 

38 可參看孟鴻《近年藏情與達賴言行》一文,文載《中國邊政》季利第 201 期。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