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喇嘛教本質的海濤法師放生爭議 |
◆無情眾生?( 評:生命電視台的明證法師對於「眾生」之錯誤定義) |
評:生命電視台的明證法師對於「眾生」之錯誤定義 評論: 影片中第十五分鐘開始,明證法師開示中提到眾生有「無情眾生」與「有情眾生」,都是眾緣和合所生....。其中針對「無情眾生」一詞,末學認為此說不 符佛法,佛法中無有此種說法,亦無道理可言。因為翻遍經典,不曾見到有哪部經說「無情亦是眾生」?也沒有「無情眾生」四個字。 若彼要主張因為器世間無情也是眾緣和合所生,所以強言「無情也是眾生」。那何嘗汽車、手機、電腦、書本、塑膠現具、原子筆...等不統統是「眾緣和合 所生」?可是佛教徒並不會指著電腦、手機、原子筆說這個叫做「眾生」?!所以明證法師不應將「眾生」一詞作望文性義。應該要依止聖言量為準。 雖然說「有情」與「無情」皆是「眾緣和合」所生,但經中對於「眾生」的定義, 早就有其標準說法,不能隨意解釋。眾生者是依「無明」、「業種」、「色蘊(四大或五大)」、「受蘊」(六入之觸)、「想蘊」(分別了知)、「行蘊(身口意 行)」、「識蘊」等種種「因緣」來說「眾生」是依上述眾緣之「和合」而能出生(*註一)。所以無情沒有「五陰」,沒有內外六入者,包括死屍,皆不可名為「眾生」。然後上述種種因緣和合的「前題」,卻不能離於涅槃本際-第八識如來藏,而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法之種種因緣和合;否則說「蘊處界虛妄不實」、說「一切法空、緣起性空」者,就變成了無因論的斷滅見。 至於「有情眾生」的種類有哪些呢?楞嚴經中說有胎、卵、濕、化四大類的眾生,從其中再細分更多不同種類的眾生。故我們不能將山河大地、植物等「器世間、無情」歸納到胎、卵、濕、化四生之中。(*註二)
復次,學佛人所悉知的「眾生」皆在「六道」中「輪迴」之說。 請問您要將「植物」歸納到哪一道?還是彼人認為佛陀說的六道不圓滿,才會少說了「植物」這一道?可是佛是究竟一切智者,佛即然不說植物是六道之一,亦不把 植物歸納為「第七道眾生」,那我們如何能僭越佛法而發明「創見」,擅自作主的將植物一類的「無情」歸納為「眾生」?我們可以從聖教量及現量得知,石頭、泥 土、水、火、風、植物等,皆非眾生。 (*註五) 又佛學人亦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植物無心無識,亦無佛性,敢問植物要怎麼分別善惡美醜、貪愛厭離?又植物沒有阿賴耶識可以收藏身口意業的種子,又何以可以決定其輪迴的去處?所以無情不是眾生! 又吾人皆在六道中輪迴不已,請問佛經中一切證得宿命明、天眼明的阿羅漢、地上菩薩、如來佛們,又可曾在經中開示到哪一位眾生是從植物、石頭輪迴而來?又有哪一株植物、哪一顆石頭被諸佛、大菩薩「記別」,於下一世會投胎到畜牲道、餓鬼道?所以無情當然不是眾生! 心經云:「不增不減」。若謂植物石頭是「眾生」,那當植物開花結果落謝於 大地後,新種子又開始發芽成長為新株,那這個新的「植物眾生」與舊的「植物眾生」是同一心還是非一心?是有增還是有減?若有人主張說植物種子乃是其它「眾 生」來投胎而住於種子之中,故而發芽長成者,此不符佛法第一義諦。何以故?種子是物質色法,非心非識故,沒有心識、亦無佛性而能住在種子之中,故我們不能 說植物種子是某某「眾生」、「有情」來受生。 復次,有不明事理的佛弟子,因為從日本人觀察到水分子受到音樂及噪音的影 響,而改變其分子有美醜之形狀差別者,於是主張說水也是「有情眾生」之一。或是因為看到少數的特殊植物會捕捉昆蟲而「食」,以及會瞬間改變花葉之伸展,而 主張說植物亦是「有情眾生」。如是觀察水與植物之種種變化現象者,而主張它是具有情感,有能分別美醜善惡之心者,此乃謬說也。何以故?吾人當知:水、火、 植物等物質沒有心亦無識、無佛性,實屬「器世間、無情」,然而無情是物質色法。色法必然有其「物性」或云「法性」,但不云有「佛性」。 所以當我們看到水分子受到音樂的影響,而改變水分子結構,或是見到植物的花蕾或枝葉會快速變動、捕抓昆蟲時...,那只是基於器世間無情種種的「物性」之一。 吾再舉更容易理解的比喻,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植物大多有朝向太陽生長的現象,我們稱此現象為「向陽性」,植物的根莖有朝 向土地深處生長的現象,我們稱為「向地性」。乃至於水有「濕潤性」,火有「煖熱性」,風有「動轉性」,石頭金屬有「堅硬性」....等,這些種種現象,就 是「器世間無情」的「物性」,或稱無情的「法性」。但不說無情有「佛性」。以無佛性故,無情當然不是眾生。 因此,「無情」因為有了這樣的物性、法性,一切「有情眾生」才能受用無情的這種「物性、法性」而賴以生存。所以佛法裡講「眾生是正報」、「無情是依 報」。我們換個容易理解的說法:「無情」是「眾生」的「福報」之一。當眾生缺少物質可用時,例如沒飯可吃、沒衣可穿、沒房子可以遮風蔽雨等,我們會說那是 「他」的「福報」不夠,而這個「福報」也就是這個「眾生」的「依報」。 所以說有情眾生是「正報」,無情世間是「依報」,從正報及依報的差別法相、法住、 法位而得知:「無情不是眾生」。另外從唯識學的角度來說,雖然「有根身、器世間皆是阿賴耶識的相分」但是仍不能說「無情器世間」是「有情眾生」。 從明證法師影片中對於「眾生」的開示「無情眾生」,雖然只是短短一句話,但已顯見彼說法之大過。非旦不符合佛法聖教 量,亦不符一切證悟者之自證量,於現前觀察植物等無情器世間法時,皆不能同意明證法師所說「無情亦是眾生」的說法。而這個妄說佛法過失是非常的嚴重!所以 末學才會藉此法義辨正之因緣,企盼明證法師看到本文章時,能詳察彼法義之謬失。否則妄說佛法者,即是謗佛、謗法者。何以故? 是以明證法師開示「眾生」的法義內涵,不論是站在「方便說」還是「了義說」角度立場來闡釋「眾生」的定義,必然會牽涉到佛法第一義諦,以及世俗諦的法 義原則。即便明證法師僅僅是從「方便說」的角度切入,來為大眾開示「眾生」一詞,但也應該要先從勝義諦、世俗諦的立場,來為大眾講解什麼叫做「眾生」?什 麼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到大眾都明瞭「眾生」一詞的真實義涵後,再以「方便」說的立場來假說「植物」亦是眾緣和合而成的「眾生」。如是以此作為「方 便」教化大眾要懂得「惜福」,莫任意去傷害「眾生」,應該要對於無情的植物、水、火一類也要愛惜,莫輕易毀壞浪費之。否則假立無情亦名為「眾生」者,無有 是處! 倘若明證法師不能事先把「了義說」與「方便說」的「前題」分別開示清楚,勢必容易造成大眾混淆經中對於「有情」=「眾生」以及「無情」=「非眾生」的 事實。否則容易將「方便說」取代了「了義說」,或是把「方便說」混淆成「了義說」,這樣就容易像慈濟證嚴法師一般,把佛法「世俗化、淺化、矮化」的大過 失。 為了進一步求證明證法師是否以「方便說」而建立「無情是眾生」的觀點,我們不妨再回到明證法師這段影片的開示「主題」是什麼?是不是在講「般若波羅蜜心經」?是的!所以明證法師並不是為了「方便」開示「惜福」或其它等「次法」,而「方便」建立無情是「眾生」。 再者,影片中並未見到明證法師側重在「了義說」的基礎,來扭轉世間人常犯的錯誤認知-「無情眾生」的謬說。可惜的是,明證法師非但沒有扭轉存於佛門中 的邪見,卻隨順世間人,將器世間的「無情」謬說為「眾生」。這樣不僅沒有「方便說」的藉口,亦違背「了義說」的分際。「眾生」之過大矣! 可是要站在勝義諦的立場來把「眾生」的法義內涵說清楚,甚至要把心經的真實義講得不落兩邊,必需要有「親證」勝義諦、中觀的真實智慧,否則必然會有違犯類似明證法師影片中的過失。因此,一切法師居士在講經說法前,當先衡量自身能力、謹守本份。 最後謹此拙文「迴向、供養」一切有情眾生及諸佛菩薩,並「隨喜」、「讚歎」明證法師為大眾開示大乘法之功德,以勸導信眾於大乘佛法生起信心!以不被印順等邪師之主張「大乘非佛說」者誹謗也。(*註六) ------------ *註四: |
Home » » 喇嘛教本質的海濤法師放生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