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破斥琅琊阁 |
平实导师答张晋荣辞职信 4 |
部分参考数据: 《大乘入楞伽经》卷3〈集一切法品2〉:「复次,大慧!诸佛有二种加持,持诸菩萨,令顶礼佛足请问众义。云何为二?谓:令入三昧,及身现其前手灌其顶。大慧!初地菩萨摩诃萨蒙诸佛持力故,入菩萨大乘光明定,入已十方诸佛普现其前身语加持,如金刚藏及余成就如是功德相菩萨摩诃萨者是。大慧!此菩萨摩诃萨蒙佛持力入三昧已,于百千劫集诸善根,渐入诸地,善能通达治所治相,至法云地处大莲花微妙宫殿,坐于宝座,同类菩萨所共围绕,首戴宝冠身如黄金,瞻卜花色如盛满月,放大光明,十方诸佛舒莲花手,于其座上而灌其顶。如转轮王太子受灌顶已而得自在,此诸菩萨亦复如是,是名为二。诸菩萨摩诃萨为二种持之所持故,即能亲见一切诸佛,异则不能。复次,大慧!诸菩萨摩诃萨入于三昧现通说法,如是一切皆由诸佛二种持力。大慧!若诸菩萨离佛加持能说法者,则诸凡夫亦应能说。大慧!山林草树城郭宫殿及诸乐器,如来至处,以佛持力尚演法音,况有心者,聋盲瘖痖离苦解脱。大慧!如来持力有如是等广大作用。」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何故如来以其持力,令诸菩萨入于三昧及殊胜地中手灌其顶?」 佛言:「大慧!为欲令其远离魔业诸烦恼故,为令不堕声闻地故,为令速入如来地故,令所得法倍增长故,是故诸佛以加持力持诸菩萨。大慧!若不如是,彼菩萨便堕外道及以声闻魔境之中,则不能得无上菩提,是故如来以加持力摄诸菩萨。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世尊清净愿,有大加持力;初地十地中,三昧及灌顶。』」 (CBETA, T16, no. 672, p. 602, c23-25)」(CBETA, T16, no. 672, p. 602,b22-c23)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0:「至五日夜半,弟子光等问:『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院不?』法师报云:『得生。』言讫,喘息渐微。少间神逝,侍人不觉,属纩方知,从足向上渐冷,最后顶暖,颜色赤白,怡悦胜常,过七七日竟无改变,亦无异气。自非定慧庄严,戒香资被,孰能致此。」(CBETA,T50, no. 2053, p. 277, b4-10)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01卷-第600卷)》卷591:「又,舍利子!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引发金刚喻定,永尽诸漏证如来智,是故当知第四静虑于诸菩萨摩诃萨众有大恩德,能令菩萨摩诃萨众最初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最后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CBETA,T07, no. 220, p. 1056, a11-18)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0:「西明寺上座道宣律师,有感神之德,至干封年中,见有神现,自云:『弟子是韦将军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如来欲入涅盘,敕弟子护持赡部遗法。比见师戒行清严,留心律部,四方有疑,皆来咨决,所制轻重,时有乖错。师年寿渐促,文记不正,便误后人,以是故来示师佛意。』因指宣所出律抄及轻重仪僻谬之处,皆令改正。宣闻之悚栗悲喜,因问经律论等种种疑妨,神皆为决之。 又问古来传法之僧德位高下,并亦问法师。神答曰:『自古诸师,解行互有短长,而不一准。且如奘师一人,九生已来,备修福慧两业。生生之中,外闻博洽,聪慧辩才,于赡部洲支那国常为第一,福德亦然。其所翻译,文质相兼,无违梵本。由善业力,今生睹史多天慈氏内院,闻法悟解,更不来人间。既从弥勒问法,悟解得圣。』」
《成唯识论》卷1:「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CBETA, T31, no. 1585, p. 1, a29-b1)
《成唯识论》卷4:「此无始来一味转故。应知此意但缘藏识见分。非余。彼无始来一类相续似常一故。恒与诸法为所依故。此唯执彼为自内我。乘语势故说我所言。或此执彼是我之我。故于一见义说二言。若作是说善顺教理。多处唯言有我见故。我我所执不俱起故。未转依位唯缘藏识。既转依已亦缘真如及余诸法。平等性智证得十种平等性故。知诸有情胜解差别示现种种佛影像故。」(CBETA,T31, no. 1585, p. 22, a7-16)
平实导师就其「结语」于信件中的答复如下: 四、结语: 学佛还是单纯比较好,太聪明都不很好,因为聪明不是世出世间的智慧;这事情我弘法近三十年以来所见已多,而您并没有比杨先生他们更聪明。您现在所走的路子,还没有像琅琊阁中的张志成那样严重,还有救;若是哪天真的像他那样,我是不会想要覆信的,因为我判断是救不了他,信件来来往往很费时间,而且也是没完没了,必然会障碍我所规划的法事进度。 真正聪明的人是琅琊阁主,唆使别人写文章出来乱搞(他当初应是听信了张志成自以为是的说法而信以为真,觉得他很厉害,所以让他试试看),但张的文章,没有一篇不是被破之后无法响应,显示漏洞及逻辑全然矛盾;而阁主藏身于后不发一言,冷看张在网络上丢乖露丑。目前看来,搞退转的人之中,只有阁主是聪明人,但也仍有业在,不是没业。而众生造了业自己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业,法说为法而义说为非义,或是法说为非法而义说为非义,这都是末法时代常见的事;以学佛善因而堕三涂,亦是可悲!愿您能跳脱这样的窠臼。 从目前所见,您尚有救;如果继续坚持下去,恕我默置而不作覆。 (2021年1月30日)
平实导师于2021/1/31补述如下: 张晋荣来信中说到:「因此,弟子原本想于2021/01/29过年前最后一堂课中,将弟子对于研究琅琊阁议题的结果告知学员,并说明弟子将公开忏悔及请辞亲教师一职,由于接下来的年假有几周休息时间,希望弟子的请辞离开不会造成讲堂太多的困扰,这是弟子想表达给讲堂的最后善意。但当末学课前告知助教及义工想公开忏悔及辞亲教师后,讲堂立即指派了几位助教来小参室制止,所以,末学只能一直待在小参室内连与学员告别的机会都没有,直到学员几乎都离开了,然后有位学员直接冲入小参室打抱不平末学才得以出来,但这也不意外,讲堂本来就是这种行事作风。」
看来这也是张晋荣先生的抱怨之辞,也属于事相上的事;但讲堂一向的作意就是保护学人的道业,尽量避免学人被错误的知见所耽误而退转;因为很不容易才进入了义正法中,可以实证第八识真如,又可以眼见佛性,还可以继续进修一切种智,有次第、有内容而可以如实迈向佛地,也能确知自己的修学,现在是住于菩萨道五十二个阶位中的某一阶位中。这确实很难得,然今就要被张晋荣先生的错误邪见所耽误,能确认这一点的所有人都会设法加以制止,否则还能说是菩萨吗? 当然张晋荣先生也可以主张平实及诸同修的法义有错,然而平实帮助大家所证悟的第八识真如有错误吗?若仍然认为有错误,是否可以请张先生以三自性、三受、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十(或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善恶无记性、有漏无漏性、有为无为性等来加以辨正而作证明呢?果真必欲证明而为之,也只能证明平实所传授的第八识如来藏是如实证,所说如来藏的法义也完全正确,只能证明您所说为谬。 又如第十住位的眼见佛性而证得如幻观,身心具皆虚妄,实证之后也能有经典及论典可以证明为实。乃至入地所必须的条件,修证非安立谛与安立谛等道理,平实也在诸多著作之中加以明确说明,完全符合佛在《大般若经》中的所说,并无遗漏;并且也将证阿罗汉所应证的内涵,于《阿含正义》书中提出许多正理,引经据理加以说明,可令学人完成安立谛十六品心及九品心,在在处处证明平实所说的正确性。 至于您所提的所谓平实所说违背《成唯识论》的说法,平实许多年前即已有计划并且日日在执行中,就是写作《成唯识论释》。经过多年之后,不但已经写作完毕,并且从头开始润饰,已于2021/01/30润饰完毕,随即进入判教的阶段,判教完成之后即可编成书籍,目录即可作出。此《释》目前所见大约八辑,一百五十四万字,判教完毕时可能有160万字;将于每次讲完一辑之份量后便予出版,届时请张先生再赐教,也同时公开就教于佛教界、学术界诸方大德,所以一定会公开出版流通,不会只在网上隐身攻击什么人。 张晋荣及张志成先生如果觉得自己很行,可以也试着写写看(但请不要参考平实写作的《释》,也不要参考我所推荐的普行法师的《成唯识论研习》,因为参考了以后写出来时,将会与您二人现在网上的贴文完全相违),出版来让大家赏玩法乐,平实也将会很赞叹的。只是要奉请大众:别在吃饭时一面阅读赏玩。 所以说,同修们制止张先生误导学人的事,会中的所有执事菩萨们一定是要执行的,不能旷职而耽误学人道业,必须制止张先生误导班上的学人,除非平实所教授的法义确实错了。然而三十年来,连释印顺、达赖喇嘛被平实评论之后,都不敢出面口说或为文破斥平实所说为误,二位张先生可以试着以书籍写出来让大家评断一下吧? 至于张晋荣先生说的「依法不依人」,其实从您今天所写出来的文字中,处处显示是「依人不依法」。若是依法,就该依世尊于诸经中的所说正理而不加以扭曲,以及依玄奘于《成唯识论》中的所说而信、而修、而行。然而观察两位张先生所说的法义,与《成唯识论》所说全然相反而处处悖逆。 又,张先生自称「弟子的确已经对于导师及法义起了高度怀疑」,已经明确显示您对真见道的功德不能相应,连一点点实相般若及解脱于邪见的功德都没有,或是妄想一悟之后即获得初地的功德,全然悖逆于《成唯识论》所说见道位有三「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的道理。于今此等诸事且置勿论,请俟平实讲完后出版了《成唯识论释》,再让佛教界懂唯识的专家们来评断吧,平实就不再响应了,因为强词夺理的事可以没完没了,平实最欠缺的正是美援的时间,不再配合响应。
[1]《大正藏》册16,页492,下24-页493,上5。 [2]《大正藏》册7,页1056,上11- 18。
本文摘录自正觉电子报第154期 |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