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导师答张晋荣辞职信 2

 

张晋荣辞去亲教师时提出的第二个理由如下:

二、是否为玄奘菩萨再来问题

  导师虽没有明确说「自己就是玄奘菩萨再来」,但已于多次因缘明显暗示自己是玄奘菩萨再来。然而,有以下疑点:

(1)、依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0:「弟子光等问:『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院不?』法师报云:『得生。』」,玄奘菩萨已得生弥勒内院听弥勒菩萨说法,兜率天一天是人间四百年,寿命四千岁相当于约人间5亿8400万年。所以,玄奘菩萨才投生到兜率天的时间大约四天而已,目前应尚在弥勒内院听弥勒菩萨说法,不太可能在人间。

(2)、依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0:「且如奘师一人,九生已来,备修福慧两业。生生之中,外闻博洽,聪慧辩才,于赡部洲支那国常为第一,福德亦然。其所翻译,文质相兼,无违梵本。由善业力,今生睹史多天慈氏内院,闻法悟解,更不来人间。既从弥勒问法,悟解得圣。」所以,玄奘菩萨投生到兜率天,目前在弥勒内院听弥勒菩萨说法,没有来人间。

(3)、依据《成唯识论》卷1:「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成唯识论》论述三种能变识各能自己变现其「见分、相分」,也就是第八识变现第八识的见分与相分,然后第八识的见分去了别其变现的相分,而前六识的相分是前六识所变现,然后前六识也变现见分去了别其变现的相分。此说法与导师于书中定义第八识变现色尘等「内相分」的说法不同。若有反驳说「因为第八识可以出生一切法,所以第八识可以变现前六识的相分」,此种说法有大过失,此种说法否定了《成唯识论》论述有三种能变识,此说法只剩下第八识一种能变识,与玄奘菩萨《成唯识论》论述不同。

(4)、《成唯识论》论述未转依位的第七识唯缘第八识见分,此说法与导师于书中论述认为第七识「遍缘一切法」的说法不同。若有反驳说「因为第八识出生一切法,所以第七识可以遍缘一切法」,此种说法有大过失,第七识唯缘第八识见分而不缘第八识相分,而第八识相分属一切法范围内,显见第七识不是遍缘一切法。若又反驳说「第七识是间接遍缘一切法」,此种说法将第八识见分与一切法混为一谈,让法义混乱,也与玄奘菩萨《成唯识论》论述不同。

  其余与《成唯识论》论述差异之处还有许多,于此无法一一列举。但疑点是,如果是玄奘菩萨再来,怎会论述出如此多的与《成唯识论》不同的法义呢?因此,合理推论导师不太可能是玄奘菩萨再来,希望导师能审思。

(5)、众生多劫习气是不太会改变的,弟子研究玄奘菩萨的论著及其所翻译经典后发现,玄奘菩萨的研究及论述习惯是广泛多闻深入研究并且十分严谨审慎,没有明确证据绝不随便判定,然而,导师的研究及论述习惯,并非如此,而是讲到哪部经才看那一部经,许多经论并未能广泛及深入研究,而且并非十分严谨审慎,喜好直接主观判定,虽然并非判定都有问题,但的确有错判情事。此种多劫论述及研究习性的差异,合理推论导师也应该不太可能是玄奘菩萨再来,希望导师能审思。

  于此,弟子提出上述许多经论证据及疑问,希望导师能审慎求证自己是否真的是玄奘菩萨再来,如果不是,那就极可能已误犯谤三宝、大妄语等恶业,因果严重,劝请导师审思。

 

平实导师就此质疑于信中答复如下楷书文字:

二、是否为玄奘菩萨再来的问题,我不会给予答复,等候舍寿时自会交代清楚,包括往世的多世在内,不是只有一世的交代。

1. 2.[编案:此是回复辞职信的二(1)(2)。以下类推。]往生弥勒内院后听经的时间相当于人间的几十年后,就可以下来人间继续住持正法了,必须听完一整天四百年或整整一世之后再下来人间吗?弥勒菩萨有规定必须在那里听完一世才能走人吗?您如果连续听上几十年经,不会想要回来救护人们吗?兜率天上的一天,并不是像我们这样一天只能作一点点事就过去了,而是等于人间的四百年,前往听上一个早上等于人间一百年,还学不够吗?谁规定往生那里就必须住到死?

 至于谁是往世的什么人,不需要您以胎昧妄作猜测,前往龙山寺请示 大士也是可以的,自己于讲堂 佛前请示 如来也行,千万别自己妄想之后便造口业、手业、意业。

  有智之人只看善知识弘扬什么法,讲什么经论以及讲得好不好、正不正确,便懂来历了。犹如龙树在《楞伽经》中被授记往生极乐,但经中有说他会住到老死才回娑婆?所以他现在回到正觉不以法主身分而很低调弘法,但他自己也已经知道,也有其他的人在某些因缘下会知道,连外道都懂得听受有神通的人指示而前往礼拜他,让他觉得很意外;佛菩萨们当然不在话下,因为谁要往生去何处,乃至要活多久作多少事,无非都是佛菩萨的安排。您单以经文中所说的一半表相而不深究其义,便下定论,不是好行为,菩萨道中很忌讳此事,因为必障道业。

  3. 4.5. 《成唯识论》不是您能读懂的,您现在的程度连普行法师的程度都还不到,所以误会论文的意思了。但普行法师依文解义却能不误会这段论文,所说正确而与您所说完全相反,他只是未悟而无法发挥罢了;建议您先去读一读他的《成唯识论研习》吧,我早前已经公开向大家建议过了。我现在不想与您谈这段论文,等未来讲完《成唯识论》及出版《成唯识论释》时,您就知道了,现在多言只会耽误我的法事规划进度。请您再耐心等候增上班的课或是讲完后逐辑出版吧(如果您离开了本会)。

  不表示意见就不会有误信或误捧之事发生,就没有故捧或毁谤的业发生,但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业就定案了,您不可不思:万一毁谤了真善知识,后果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