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破斥琅琊阁 |
与张志成先生聊聊61 | 再谈“陈永泰老师:被正觉同修会戒律院约谈的体验、省思、建议”一文 2 |
因此菩萨虽然应求多闻,但仍应留意抉择所闻之法义,而有任何疑问则「至心咨受善知识教」,理当这样才能够远离违犯因缘及过失,而令戒行清净,譬如在《优婆塞戒经》卷3中的开示:【佛言:「善男子!有三法能净是戒:一者、信佛、法、僧,二者、深信因果,三者、解心。...复有三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闻法无厌,三者、至心咨受善知识教。】所以菩萨应当以法为重,对于善知识应生恭敬心、常生敬畏心,而不是一直在寻求善知识的过失。奉劝琅琊阁众人应当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平实导师的法宝,诸如《灯影》、《识蕴真义》、《邪见与佛法》…等等,琅琊阁们大部分的疑问,在这些书里面都已经早就有答复了;而有关《成唯识论》的法义,将来平实导师亦会出版《成唯识论释》,届时便可请阅恭读,而不是质疑善知识「更好笑的是,只是这一小段论文,就「多言只会耽误我的法事规划进度」,这敷衍推托的方式,是不是太生分啦?!!!」(引自《南伽他师兄:全文回复反驳平实导师答张晋荣辞职信之谬论(2021年2月2日)》一文),而要求抽出时间为其特别作解说。 而陈文提到所谓的主办老师之「侦讯技巧、办案功夫,果然非常高明,令我人万分敬仰」其实乃是主办老师之细心比对分析,如果被约询者皆以正法为优先考虑,能提供完整的数据、呈现事实的真相,那就不需要主办老师劳神比对各种数据了。而实际上陈先生参与的QQ讨论组在陈先生参与戒律院约询之前,就已经不认同正觉所弘传的正法,而计划欲作抵制与破坏,此点陈先生心知肚明自己在群组中所作之事,而却不愿意于约询中透漏,只说自己只是去「听闻别的团体的说教」,这也难怪陈文所说戒律院「干脆改名情资侦搜院、思想检查院吧」,显然当时陈先生已受琅琊阁写手的知见所影响。而也正因为这样无法真正配合戒律院约询提供完整信息,才需要劳烦戒律院老师们花费许多时间,把许多事情作连结分析才能让真相呈显。 接着,有关陈文所提之“第八识与七转识互为因缘才能存在,万法唯识的「识」指八个识,不是第八识自己独立变出万法。”主张「第八识与七转识互为因缘才能存在」,此乃受琅琊阁写手误导后之错误知见,接受了第八识属于生灭有为法的断灭见,因此认为第八识也需要因缘才能存在,这显然违背圣教所说有「常住真心」第八识如来藏的开示。这样的主张势必引生种种问题,譬如陈文说到「无为法真如在一切有为法上显现,所以一切法平等无二」,在误认第八识是有为生灭法的基础下,既然有为法都是剎那生灭变异,那如何有为剎那生灭法自己能显现出真实如如之体性?当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一切法真如」真正的意思是一切法都不能离开真如心而存在、运作,譬如在《起信论讲记》第一辑,P.134中平实导师的开示:【体大就是讲一切法真如,为什么真如上面要冠上一切法三个字呢?因为一切法的现行运作统统不能自外于这个真如心,离开了真如,就没有一切法可说了。】而这也是《解深密经》所开示的「如所有性者,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中之「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因此显然琅琊阁写手是误会了「一切法真如」之真义。而「一切法真如」、「如所有性」,就是「一切染净法皆直接间接由真如心出生,不能离于真如心而存在」之义。琅琊阁写手误以为离于不生灭本识外(因其否认有不生灭之自在心),可以有一切剎那生灭变异之有为法现行,亦误会生灭有为法自体皆具真实如如之真如无为法性,不知真如唯是第八识之自体性,只是要藉诸法而显,非是一切有为生灭法本身具有真如性。而实际上「如所有性」一般可以「七真如」作为代表,在《佛地经论》中开示说也可以用八种来形容,即「或说七种:一、流转真如…二、实相真如…七,正行真如…或说八种,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八遣相门所显真如」也就是这真如性是属于符合八不中道的真实心如来藏所显示出来的,包括在《大乘起信论》卷下中开示的:【一切境相唯是妄心之所分别,若离妄心,即境界相灭。唯真如心无所不遍,此是如来自性如虚空义,非谓如空是常是有。】也就是真如心遍一切蕴、一切界,任何一法都是要依真如心才能现行的,所以说「真如心无所不遍」,因此虽然说「如来自性如虚空」,但真如心并非如虚一样之空无、没有真实法性存在;因此「一切法真如」或「如所有性」是要以针对第八识及其自身显现之真如法性来说的,绝非琅琊阁网站所刊登文章中所说之「真如并非是萧平实之邪见邪说的所谓「唯独阿赖耶识能够显示真如性」,而是【一切】【染净法中】皆能显示真如性,如此方得名为【如所有性】。更具体来说,弥勒菩萨更由一切染凈法而划分出七真如之义,一切流转,一切相,一切了别,包括四圣谛,皆具真如性。」(参考:《文章转载:依《瑜伽师地论》彻底辨析萧平实错解真如之谬,确证萧平实根本未证真如》,知乎上的「平凡世界」,2020-10-19)从上述之解说,大家就可以知道「一切法真如」的真义;而相对的,琅琊阁还不知上述“知乎上的「平凡世界」”之说法有重大错误。 同时陈文所说之「无为法真如在一切有为法上显现,所以一切法平等无二」亦与琅琊阁写手所主张之「无余涅盘时,阿赖耶识亦永灭故,此时唯有真如无为法」(参考:《正觉法义辨正:张志成——阿赖耶识不是「不生不灭的常住法」,是依四缘生起的「依他起性、生灭的有为法」》2020-10-26)互相矛盾。因为既然错误主张无余涅盘时八个识都已灭尽,那怎么还会有所显法真如无为继续存在?又如果否定有「常住真心」存在,诸蕴处界法无法摄归「常住真心」,那如何能说「一切法平等无二」?因为有为法各有不同之出生因缘,是故剎那生灭、诸行无常,因此才有世间之森罗万象,所以唯有承认圣教开示之「常住真心」,将万法摄归不生灭之第八识,才能说「一切法平等无二」。 然而后来琅琊阁写手又主张“但是,这个真实性不能离开生灭的现象有为法存在,如果离开「识」是无法现证它的——所以说「不离识」,以此成立「唯识」,以此说「真如(无为)是(有为)的识之(真)实性」。”(参考:《《我的菩提路》(五之十三):张志成——萧平实的「第八识如来藏」理论是《成唯识论》所破斥的「我见」与「法执」》,2021-01-10)虽然琅琊阁写手的说法前后矛盾、不一致,但是看起来是有在改正,也是好事一桩。不过理当对于先前错误的说法作修正及补救,以对读者负责。其实琅琊阁写手的错误知见,主要是从误认“第八识是生灭有为法”而逐渐引生,因此琅琊阁写手应当优先去处理这个核心的法义问题,把「真如无为」与「真如心」分清楚,也要把「阿赖耶识」与「阿赖耶性」分清楚。
而陈文认为主办老师「热心过头,要帮志成老师添加话语,好像应该先去和张老师确认一下这些话正不正确比较好」,认为主办老师替张志成先生说:「张志成说阿赖耶识是依他起性,所以还有一个法不是依他起性,还能有真如。他没有讲我就帮他讲,这后面就必定还有另一个法。」实际上这与张志成先生所主张之「无余涅盘时,阿赖耶识亦永灭故,此时唯有真如无为法」并无不同,没有误会张志成先生的意思。而琅琊阁写手因为否定第八识是不生灭法,因此无法建立正确的佛法架构,便会出现在《《正觉名相错解》:玄奘是五地满心菩萨?「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七地菩萨的「现观」?》(2021-01-31)一文中所主张之“窥基大师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1指出:「证真识已起后得智方证俗识。…极喜地是初地,上文的「真识」指真如,「俗识」指依他起诸行,也就是百法明门论前94个有为法,第八识是其中之一,《成唯识论》所说的「心、心所」。”也就是既然琅琊阁写手认同“「真识」指真如”,而且说真识不是前94个有为法(包含第八识),那很显然的在认为阿赖耶识是有为生灭法的错误前提下,为了要解释窥基菩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中的「真识」,琅琊阁写手就只能把祂归属于真如,即然「真识」是识,又不是第八识,难道是意识的细分?若是意识细分,不就是把真如当作是意识境界吗?显然违背圣教所说苦集谛的道理;若不是意识细分,那就使自己陷于有第九识的困境中,而琅琊阁写手一心要破斥正觉,竟然疏忽到这个重大的法义问题,并且贴在网站上,真是不知道他要如何收拾。这也就是因为执着经教文字表相上之意思,不信受有实证的善知识之开示,因而陷入种种违背圣教及自相矛盾的窘境,而且写的越多,错误与矛盾越交错复杂,在琅琊阁网站的贴文之中,发生这样的现象实在是难以说尽。 |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