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破斥琅琊阁 |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三)4 |
弥勒菩萨分身千万亿,头戴天冠、身着天衣,真大乘胜义僧
(五)释惟护先引用平实导师所言:【萧平实说:「初地以上的菩萨,你要找一个出家相的菩萨,是很少见的!诸位!五大菩萨的名讳,请诸位念念看!(大众一起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请问:这些等觉位的大菩萨们,有几位出家?(大众回答:一位!)是嘛!只有一位地藏王菩萨啊!」】释惟护再说:【大小乘经典中明确记载弥勒菩萨是出家比丘僧,而萧平实竟然诋毁为「在家」名为无知,名为于佛相争,是诋毁弥勒菩萨者。】[24]
释惟护说平实导师【攻击、诽谤祖师都是些没有悟的凡夫。窥基大师(《正觉电子报》说他没有开悟),智者大师,憨山大师,虚云老和尚等都没有悟。】[25]
事实:平实导师所论的五大菩萨中,并无提及弥勒菩萨,即无诋毁弥勒菩萨之说;然释惟护截取平实导师的话,然后加上自己编写后之说,毁谤为平实导师所说,再作评议,这是无知而与佛诤(违逆佛说故);这样自编自导自演,是否太辛苦了?
心出家才是真出家,身出家只是表相而非真出家。平实导师开示:佛世时,弥勒菩萨亦在三千大千世界分身示现僧团出家比丘相,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如今在三千大千世界各兜率天宫,众人皆见其示现在家相─头戴天冠、身穿天衣。综上所说,弥勒菩萨超越俗人所以为的在家相与出家相,是如来真子,是真出家胜义僧;离此说者,即与佛诤,非出家人。又当知文殊菩萨已说:真出家人不执取剃发须、披袈裟、受具足戒。何况弥勒菩萨是当来下生慈氏尊佛,本无执取释惟护所热爱不舍的色身出家相;若有人犹然不肯接受菩萨僧应超脱四相,罔顾如来于《金刚经》一再叮咛,真可怜悯者。
玄奘菩萨都令日本僧人道昭开悟了,难道不会让得意门生窥基菩萨证悟第一义?平实导师说窥基有开悟,然未入圣位,窥基后身已回教团中,如今低调弘法不辍,甚得两岸学人的尊敬与喜爱;且窥基当年本不受大师之名。至于智者法师、憨山法师、虚云老和尚,他们在世时皆无开悟,所留文献具在,有何可以狡辩者?至于智者法师的后身,乃是天台德韶,彼时方能证悟第一义,不是在智者之身证悟的。平实导师并没有毁谤谁,只是依般若智与道种智实话实说;若是无悟而说为有悟,则是大妄语。因此当异议者想要赐与大家开悟的头衔时,也无人肯受,此大妄语业谁愿受得?(待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平实导师著,《钝鸟与灵龟》,正智出版社(台北),2007年11月。 [2]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一~卷七)http://www.mzhy.org/20190812-07/ [3]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七) [4]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七) [5]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四) [6]《妙法莲华经》卷2〈信解品第4〉,《大正藏》册9,页16,中19-20。 [7]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七) [8]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七) [9]《大宝积经》卷3,《大正藏》册11,页18,下12-13。 [10]《大宝积经》卷3,《大正藏》册11,页18,下15。 [11]《说无垢称经》卷3〈不思议品第6〉,《大正藏》册14,页572,上21-22。 [12]《杂譬喻经》:「发菩萨心,其功德胜满三千世界成就罗汉故也。」《大正藏》册4,页522,下19-20。 [13]《大般涅槃经》卷28〈师子吼菩萨品第11〉,《大正藏》册12,页533,中8-11。 [14]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七) [15]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四) [16]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四) [17]《不退转法轮经》卷1〈序品第1〉:「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边阿僧祇数。尔时,世尊于中夜后入广大光明照三昧;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于中夜后入大光明照三昧;弥勒菩萨于中夜后亦入遍炬三昧。是时世尊从三昧起,与舍利弗于中夜后共出其房,到文殊师利法王子所住之处。时,尊者舍利弗,见文殊师利法王子房及世尊房左右皆悉满中池水。」《大正藏》册9,页226,中1-10。 [18]《大方广宝箧经》卷2:「时文殊师利以神通力,令所持钵受诸种种美妙饮食及饼果等,不相和杂如别器盛。八百比丘、万二千菩萨所食之食在一钵中,不见此鉢若减若满。」《大正藏》册14,页472,中20-24。 [19]《大方广宝箧经》卷2:「文殊师利言:『以是义故,大德迦叶!菩萨庄严,一切声闻及诸缘觉之所无有。』」《大正藏》册14,页474,中24-25。 [20]《佛说阿闍世王经》卷2:「明日旦,阿闍世王遣使者到文殊师利所:『唯哀用时与等人自屈。』摩诃迦叶时与五百比丘俱欲入城而分卫,以行道半,念尚早而旋,还与比丘俱过候文殊师利,……从菩萨二万二千五百人,其比丘者五百人俱。」《大正藏》册15,页399,上5-下16。 [21]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七) [22]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四) [23]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四) [24]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五) [25] 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七) 恭录自《正觉电子报》第148期 |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