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志成先生聊聊13 | 琅琊阁之乱

 

与张志成先生聊聊13 | 琅琊阁之乱

自从正觉同修会弘法以来,由于点评诸方大师落处及广破其邪见,因而招来的反击、批评与抵制一直没有中断过,乃至同修会内部亦曾遭逢三次法难,有少数亲教师及学员背离正道,回堕外道邪见之中,但后来也显示大多数退转者均悔不当初。然而很遗憾,类似的情节却未见消失,2019年以来有名为“琅琊阁”者,屡在大陆知乎网络平台发文攻击正觉同修会,直至2020年六月,复有前正觉同修会助教老师张志成于琅琊阁发表公开忏悔声明,引发会内议论纷纷。尔后琅琊阁发文批判正觉更趋肆无忌惮,内容含括种种事相、“法义辨证”,对于正觉内部之管理、法义乃至 平实导师,提出强烈的批判,且聚集一些附随者彼此唱和,意欲藉此兴风作浪,鼓动正觉学员退出同修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由于 平实导师出世弘扬如来藏正法,正法难信难值遇,来自其他各方道场的正觉学员,勇于放弃过去所学谬见,投入正法行列者,均莫不感叹于正觉法义之胜妙殊胜,三乘菩提佛法之通达圆融,平实导师的证量高深难测,自己也能亲自于已出版之著作中领略一二;另外,关于禅门开悟的理路门径,动中定力功夫的成就,一生之中克期取证的明心机会,皆让有志于佛道者充满信心,也为此世能身为正觉人而庆幸。反之,对于三乘菩提正法失去信心,动摇而退转者,只能说甚为可惜,除入宝山空手而回外,现与佛门外道邪见者沆瀣一气,恶意攻击同修会者,其所造谤法、谤贤圣僧之恶业,将来果报更是令人不敢想象。

 

正法威德犹如雄狮,不可侮之,正法之灭亦不由外道,唯有狮子身中虫,佛教中之退堕者、坏戒法者,方能使佛法覆灭,这是琅琊阁等人所须警惕的。现在网络媒体发达,栽赃、抹黑、带风向等攻击对方的手法屡见不鲜,但是谣言的澄清,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举证与反驳,加上阅听者愿意仔细的判断。例如民主时代之部分负面发展,越能掌控传媒者,越有能力引导人民的想法与选择,现实上,谎言与真相往往难以辨别,故造谣者往往藉由扭曲事实,成功掌握舆论风向,达到其想要的目的。琅琊阁等人的手法亦是如此,其把听说谣传的情事加以渲染扭曲夸大,并妄加论断,煞有介事地以正义之名行栽赃、破法之实,对会内种种人事、制度以及 平实导师等,无情地加以抹黑攻击,已毫不念及师恩与同修之情谊。禅宗初祖达摩曾对二祖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无有是处。”尊师重道是每位想上求佛道者所须具备的基本心态,琅琊阁等人倨傲不逊的恶意攻击正觉及平实导师,实有负师恩。

 

例如,琅琊阁于“《我的菩提路》(六之三”一文中提到,平实导师常常批评二乘声闻专修解脱道,因此遽下结论说,导师根本不懂解脱道、不尊重出家人、僧宝等,文中还表现一副慨叹之意,彷佛自己深知解脱道、珍重解脱道,极力凸显正觉的不是;但对正觉发展过程稍有了解与长期听闻导师讲经的学员而言,琅琊阁的说法违背唯一佛乘究竟正理,其唯一的目的,无非是意图影响资历尚浅、信心不足的学员退出罢了。因定性声闻人由于畏惧生死,不愿上求佛道、不能回小向大,仅以求证无余涅盘、出离三界为志,佛亦斥为焦芽败种,因心量狭小故。如《百喻经》纪载:“以菩萨旷劫修行,因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如彼燋种无复生理。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所以 平实导师常鼓励众人发大心,勿持小乘心态学法,但同时亦常强调明心前应先断除我见,证得初果,乃至鼓励同修悟后精进,尽早求证三果。导师对于解脱道的深入理解与其修证理路,除纳括于三乘菩提的成佛之道外,亦早已详细书于七辑《阿含正义》之中,故琅琊阁文章所说:“正觉根本没有解脱道的修行”、“导师贬低解脱道有重要的自私原因,那就是解脱道的出家相抵触了导师的在家人相,所以卯足力的唾骂解脱道”,不过就是彻彻底底,别有用心的谎言罢了。

 

此外,平实导师早期一直有意要将法交由出家人弘传,因此曾拜访某知名净宗法师,希望传授开悟法门,无奈法缘不具,只能作罢。日后,导师亦曾将台中、台南道场交由出家法师主持,但后来竟皆退转离去,乃至亦委以大陆某出家法师重任,没想到如出一辙地退转,甚至反咬同修会一口。导师曾常提到僧宝、僧衣的重要,因为僧衣代表佛法,亦希望有出家相的僧人能为正法承担重责大任,只可惜一直未能成就。而琅琊阁等人却无根毁谤 导师不尊重佛教界出家人,不尊重僧宝,也不懂解脱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抹黑污蔑的手段可见一斑。其等一昧信口开河地扭曲真相者,又一再宣称自己是资深正觉学员,其心态可议,试问其所图为何?

 

琅琊阁等人退转于如来藏三乘菩提正法,可归因于受到佛教界凡夫大师及学者之见所影响,如印顺派等人依文解义的佛法知见,其等依世智辨聪研究文字佛法,处处矛盾、有漏洞且无实证,迥异于 平实导师以八识论正法贯穿三乘菩提成佛之道。平实导师一百多本着作通宗通教,禅、净、律、密、阿含等皆通达无碍,除文笔流畅,架构严谨、比喻精当、深入浅出、容易阅读外,尽是自身证量的流露,智慧深妙,令人心折。读者藉此也能进一步一窥佛法之胜妙,也方知成佛之理路,与其他道场凡夫大师的著作有天壤之别,有智者皆能清楚分辨。而琅琊阁等人现在所刊出的数篇法义辨证,尽皆望文生义,其实正觉早已于过去著作中如《灯影》等书辨正过,该等对法义之各种质疑虽了无新意,但相信  导师与诸亲教师们仍将基于爱护与救护之心,会于未来利用各种机会说明之。

 

导师不接受供养,且自己出钱出力,只希望将法送给大家,期待大家能在佛菩提道上一日千里,所有亲教师与干部在  导师感召下,亦复如是。导师对讲堂无私的付出有目共睹,其为人与风骨长期以来亦深得众同修所信任与景仰,试问:一个只希望大家于佛法上能得利的善知识与团体,会如琅琊阁等人所谈的这些事项吗?有智者实须审慎明察之,不宜妄下断言,人云亦云。最后,也希望琅琊阁等人能及时回头,切勿误己更误人。